□ 华静
婆婆曾经拿着我写过的一本书看了一上午。我回家给她做饭时,她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我老了以后,你把我也写进书里吧。就写一个爱吃的老太太,写一个一辈子生了9个孩子的老妈妈。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家里的各种报纸杂志很多,开始还都有秩序地排放在书架上,后来一多,又来不及整理,就堆放在阳台的拐角处。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没有看到婆婆的身影,便各个房间喊她。她在阳台上回答。
我看到她时,她正埋头在那堆纸里。一张一张地捋平、叠齐。她的一条腿几乎是跪在另一摞报纸上,额头上沁出了汗。
“妈呀,您干什么呢?您起不来怎么办,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多危险。”她的腿本来就不好,这样的姿势很容易让她复发旧症。
她看我真着急了,就说:“我想干点什么。老坐着躺着心里空,老觉得自己是没有用的人了。”这就是她,九十高龄的人了,还老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
那时,她还能自己拄着拐杖在屋里走。虽然每天中午我都从单位骑车回家给她做饭,但一天里更长的时间是她一个人在家。虽然我给她买来了许多能动的、带声响的玩具,但对于一个有思想的老人来说,这种玩具只能让她开心一刻。
我问她,您是不是以为您还能满街跑呢?她乐,是,我还能跑。
她在一堆报纸前想征服的不是报纸,而是现在的自己。
其中的主题宣言是:老,与我无缘。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少,我们说了,她听了,可下次还依然如此。山东老家来人带来了一袋子生花生,她自己踊跃报名:我来剥壳。面对她的热情,谁都无法拒绝。这让我们同时想起了那个日本老人捡豆粒锻炼脑、手、脚整体协调能力的报道,便认可了她的建议。
接下来的几天,婆婆丝毫不怠工。早上吃完早饭,我们要上班走前,把适量的生花生放在她轮椅上。她像是在和谁比赛一般地赶着进度。每天下班回来,我们都会有新的惊喜发现———花生壳花生仁各一处,那量都越来越多。看见我们惊喜的模样时,她的脸上也充满了成就感。
晚饭后,我收拾起她的“行当”,她才说手稍微有些疼。她的“稍微”应该是很痛的,但怕我们不让她再继续剥壳而不便夸大。
“你每天都在写什么呢?能给我说说吗?”有几次她总好奇地问我。
开始我说是报社没有完成的采访任务,后来还说过是明天要上版面的专题,直到有一天我说“写给你的牛奶、包子,还有糖葫芦”时,她忽然就笑了,那是真真正正幸福的笑容。
所以,有一次,五姐从山东老家来北京看她,她就会说起我天天熬夜写东西的情景,然后告诉姐姐说:在北京过日子不容易,这家里的吃的喝的都是她熬夜写出来的。
整个一个悲壮的描述。姐姐后来给我学起婆婆的神情,我就能想见到婆婆对我特别的理解和疼惜。
她曾经拿着我写过的一本书看了一上午。我回家给她做饭时,她说了一句让我终生难忘的话:我老了以后,你把我也写进书里吧。就写一个爱吃的老太太,写一个一辈子生了9个孩子的老妈妈。
我嘴里应着,并没有上心。等我现在书写她老人家生前点滴的时候,想到这句话,我却发现,我竟然对她一生的经历知道的太少了。
我只有拾起我记忆里的东西,成就一种思念而已。
新闻推荐
数据显示,中国有肠胃病患者1.2亿,消化道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而在全球六大高发癌症中,消化道相关肿瘤就占了5个,包括胃癌、肝癌、食管癌、肠癌和胰腺癌。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