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讲述的钟山石窟,距延安市子长县城瓦窑堡15公里,位于安定古镇东侧的钟山南麓上。钟山石窟始建于晋太和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后历经唐宋元明清千年凿建而成;史料记载石窟共有18窟,从已发掘的5窟看,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的雕像,密无间隙;虽经过千年时光,却依然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被誉为“第二敦煌”。而跟着著名的“河西走廊”这样一条独特的石窟走廊,我们能够读到的是一部佛教的传播史。
文/图 本报记者 何万敏
奔赴延安,我是冲着广袤黄土高原腹地陕北那抹永不褪色的鲜红而去的。未曾料想,在领享过“红都”精神洗礼之后,轻放脚步踏入钟山石窟,眼前浮现的竟是令人吃惊、多姿多彩的景象。
子长县人杜建军第一次走进钟山石窟时,内心的震撼来得更加强烈——光线暗淡的石洞里近万尊栩栩如生的石雕佛像,静穆安详,不与言说。这让他从此有了心计。
A秀延河畔,安宁堡边,石窟依山而建
清清延河、巍巍宝塔,枣园的身影、七大的号角……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48年将延安辟为根据地,古老的延州焕发出革命圣地的璀灿光芒。一支北上的队伍,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步履艰难地落脚于瓦窑堡。毛泽东在窑洞里召开的一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气宇轩昂地发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激越雄文。
延安市下辖的子长县古称安定县,1935陕北红军创始人谢子长在一次战斗中负伤后病逝,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县城由安定镇迁至瓦窑堡镇。
和如今高楼簇新的子长县城相比,安定只算是个并不起眼的小镇,但小镇隐藏着不为人所广知的古老文化与奥秘。
追逐着山丹丹花开的脚步,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的中国文化记者子长采风活动的记者,身着都市的靓装,与街边裹着羊肚儿头巾的人攀谈,与一个又一个知情者对话,回访一段悠久的历史,领略一种浓郁的陕北情怀。
(下转A15版)
新闻推荐
5月19日,四川一汽丰田有限公司引进了一台“安全道场”机器,上面配备了生产线上的齿轮、扳手等10多个工作常用器具,模拟出一个生产现场的模样,让员工进行体感和实操训练,明白每一个动作的安全隐患在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