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先生向记者讲述落井时的情形□记者陈跃文一块看上去完好无缺的沙格井盖却暗藏杀机,17日上午,市民陆先生不幸踩中而受伤。城管热线工作人员称,其实该“杀手”井盖很早就被发现、立案,并由高新区管委会受理,但一直没有修好。如果现场设置有警示标志,事故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隐患被发现后却没有部门负责做警示。
“杀手”井盖伤人不轻
事发前,陆先生要去高新一路某单位办事。当天上午11点多,他沿着潭中明园围墙外的人行道赶路,到小区门口时,突然“啪”的一声,身体顿时往下一沉,他随即失衡倒在地上,一阵剧痛从双脚传来:脚下的一块沙格井盖正张开大口,他的左脚落入半米深的井中,还被卡在井盖和井口之间;右脚则跪在了井边。
记者接报赶到现场,只见陆先生的左脚小腿裂开一道七八厘米长的口子,鲜血渗出来。右脚膝盖也被擦伤。
“这也太坑人了!”陆先生一边查看伤口,一边无奈地说,井盖看上去并无异常,“谁知这个井盖是 个‘跷跷板 ’!”陆先生起身后,井盖又恢复了原貌。
记者看到,井盖一侧露出一条数厘米宽的裂缝—— —是水泥护边缺失后留下的,只要踩中,井盖就翘起来“咬人”。对此,附近的门卫告诉记者,该人行道上经常有随意停放的车辆,井盖长期遭车碾压导致受损,希望交警部门加强治理。
危险井盖已“潜伏”半个多月
为了讨个说法,陆先生随即通知了城管热线,并掏出相机拍了现场,留下证据。但由于伤痛难忍,陆先生随后去了医院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陆先生接受了拍片等检查、治疗,花费医药费近140元。
当天下午,记者就井盖的权属问题向城管热线反映。工作人员听完描述,表示对井盖并不陌生。5月29日,热线信息采集员在排查时就发现,这个井盖有松动现象。
采集员将情况反映给城管热线,工作人员当即立了案,通知高新区管委会去处理,管委会也受理了案件。
“谁知过了这么久,都还没有修好。”该工作人员说。
危险井盖没人设置警示
“其实,只要有警示标志,我也不至于受伤。”陆先生说。他认为,既然井盖早被发现了,为何不能在井盖附近设个警示标志呢?记者了解得知,此前,晚报也报道过“无主”井盖迟迟得不到处理的情况。按现行处理类似问题的程序,城管热线得知问题井盖后,要确认权属,再由责任部门处理。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期间如果不设置警示标志,则可能再次出现意外伤害事件。
当天,城管热线的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查看、拍照。随后,他们离开了现场。究竟由谁来设置警示标志呢?城管热线工作人员称,按规定,信息采集员并无处理危险井盖的职责义务,工作人员发现危险后有时会找枝条、砖头等东西来做警示,但这些东西经常会被当成垃圾清理走。
危险井盖前期警示工作该由谁来做?怎么做?为了不再有伤人事件发生,这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采访医院、消防等部门集纳高温防御攻略—— 防暑有一套安全过一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