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被中产”离“真中产”还有多远, 丛晓波

来源:今晨6点 2011-08-07 05:04   https://www.yybnet.net/

“橄榄型”社会结构的早日出现,是全国民众的共同心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成就的最佳体现。应当看到,自中国搞活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一部分人确实先富了起来,时至今日,从收入层面达到中产阶层的人数,与日俱增。有车有房有存款,对于很多城市家庭而言,都是基本的生活现状。如果说,我们看到了“橄榄型”社会的曙光和希望,还算公允,但要说,在短短八九年之内,梦想就会变成现实,想必很多民众都不会乐观甚至冷眼以对。

首先来看,2009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这2.3亿的数字究竟从何而来,实在令人诧异。按照一般的常识,中产阶层,首先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2009年我国只有6000万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使把这些纳税人都算作是中产阶层,那离2.3亿的天文数字还相差十万八千里。难不成社科院的统计中,把一些收入达到中产水平但从未缴税的群体,也算在了其中?

在国外,中产阶层的一般涵义是指,占有的社会资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间位置,有较高且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家庭消费能力较强,讲究时尚和生活品质,一般受过良好教育。以此对照,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阶层规模较大,分别达到了46%和38%。通俗地说,北京已有近一半的市民跻身中产阶层。事实真的如此吗?众所周知,京沪房价近年一直“高烧”不退,别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常年京漂的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即使是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收入稳定、职业体面的精英群体,很多也都望房兴叹。买一套房,经常需要两代人的努力。一些背负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贷款的房奴,即使年收入已经达到甚至超过60000欧元,但是,其消费能力主要体现在房产上,至于旅游、购物等高品质生活方式,他们只能望眼欲穿、望尘莫及。这种所谓的“中产”,符合该群体的实质属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然,近年来,从数字上看,居民收入都在稳定提高,但是,在飞涨的物价面前,工资涨幅带来的购买力和幸福指数,少得可怜。在此语境下,2000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我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年均增长3.8%,究竟有几分公信力?

我国新时期的城市中产阶层,在带动社会消费、缩小贫富差距、提升社会文化素质、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要尽快壮大这支精英队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建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城镇化水平等,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至于一些毫无切实根据、捕风捉影式的调查统计,纯属劳民伤财,还是省省吧!

新闻推荐

部分进城农民为何要求迁回农村?

马龙生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称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现象,部分打工者进城遗留下来的乡村企业土地闲置率高达55%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被中产”离“真中产”还有多远, 丛晓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