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焦点评论“路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冷漠

来源:黄河口晚刊 2011-12-14 23:45   https://www.yybnet.net/

11月30日上午,山西省怀仁县星光大道KTV前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男子向一名过路女子共刺了 29刀。事发时,曾有两名路人从旁边经过,一步一停地观望却未制止,而远处也有人围观,这些路人均被某些网友指责为冷漠。近日,怀仁警方发布的案情通报称,事发时收到6个接警记录,表明路人并非袖手旁观。(12月10日《南方都市报》)

怀仁警方澄清了一个重要事实——— 路人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冷漠,他们虽然没有像有的人所期待的那样“挺身而出”,但他们及时报了警,警方才得以迅速赶往现场,将凶手抓获。在我看来,这个重要事实固然与此案有重大关联,却也能超越具体个案,温暖人们至少是常被指责为冷漠的“路人”们的心。

但令人悲观的是,几天过去了,怀仁警方公布的这个重要事实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很多人的观感恐怕还停留在对“路人”、“见死不救”的愤慨和指责中。实在说来,指责“路人”冷漠仿佛已成社会的一个老脾气。去年2月7日,一名女子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中心一楼的扶梯口晕倒,有人只看到近半个小时内周边市民无人上前搀扶,这自然是“路人冷漠”;去年1月9日,一位八旬老翁在杭州市区突然摔倒,在街上躺了近20分钟,有人只看到围观者虽不少,却无人将老人扶起,这自然又是“路人冷漠”。事实的另一面却是,在上海的事件中,所谓“晕倒无人搀扶”的女子后来被一名路过的市民扶起;在杭州的事件中,所谓“都选择了集体性冷漠”的“路人”,所谓“已失掉了良知”的“中国人”,有打120急救电话的,有送上热水袋、羽绒服为老人御寒的。

动辄指责“路人”冷漠,是一种偏见;如果这是一个全称性判断,则简直是一种诬蔑。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路人”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接受街头道德考验的可能。很多时候,道德优越感之所以油然而生,仅仅是因为我们“幸运”地“不在场”,而“路人”却“不幸”地“在场”,而且他们又没有如我们想象般那样去见义勇为,于是,他们便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指责为冷漠。问题在于,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指责“路人”冷漠的人,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挺身而出”地上前“制止”?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是极大的不道德;即使自己做得到,也没有权利要求别人采取与自己完全一致的行事方式。

别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冷漠。所谓冷漠,在有些时候,不过是想象大于事实。增进社会的整体道德,或许需要改善对他人的道德预期,同时降低对自我的道德估计。道德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在于实践,而纸上的义愤就像纸上的富贵一样不可靠。“不在场”自然也可以为道德鼓呼,但指责是不在声援之列的。 (滕朝阳) 

新闻推荐

“乔”,一条英雄救主的小狗

英国埃塞克斯郡最近上演了“忠犬护主”的感人故事。一只8个月大的德国牧羊犬在危急时刻,将自己的小主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焦点评论“路人”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冷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