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举本报记者杨竹梅
从沟壑遍布到大道平川,从冷清偏僻到机声鼎沸——走进游仙区小枧沟镇五里梁,每天都是一番崭新气象:完成初期平场的3000亩土地已达供地条件,保和富山西部再生资源基地、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重大项目正开足马力建设施工,园区主干道及配套管网已经成型……梁上春风如画笔,描绘游仙新天地。好一幅抓投资上项目、兴产业促跨越的生动场景!
作为绵阳科技城核心区,游仙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定增势,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突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个着力点,努力实现全年90亿元、一季度24亿元“开门红”的投资奋斗目标。通过快上项目,加大投入,强化保障,争当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排头兵”,为实施跨越发展、建设富乐游仙提供强大的现实支撑。
抓前期,做好项目规划
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游仙以“大前期”理念规划和储备项目。
坚持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构建项目投资“主战场”。游仙着力打造城南、城北、城东“三组团”,在城南小枧沟镇,依托航空新城和西部城市矿山项目,建设节能环保产业园;依托小枧山水资源和拟建的游仙产业服务中心,打造20万人的城南组团。在城北石马镇,依托科学新城和科莱电梯、富乐钢构、丰泰包装、兴发门窗,建设新材料及电子、机械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依托城北小岛、七星坝等山水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10万人的城北组团。在城东新桥、魏城组团,依托雅化、金太阳等食品医药骨干企业,建设Ⅱ、Ⅲ类项目产业园,加快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产城一体的特色集镇。
坚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形成项目投资“主力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游仙着力抓好交通、水利、电力、市政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经济开发区南区基础设施、游石快速通道、东林500KV变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8亿元,有效提升“两化互动”的承载能力;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重大产业投资项目和产业平台建设,突出产业创新和技术改造投资,重点推进西部城市矿山产业示范基地、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起爆器材系列产品扩能改造等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产业发展投资31.9亿元;继续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加大社会事业薄弱环节投入,重点推进游仙职教中心校舍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民生和社会事业投资7.3亿元、房地产及其他投资13亿元。
抓增量,促进项目生成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游仙强力推进园区、产业、企业“三倍增”计划,经济开发区南区计划年内投入15亿元、入驻企业15户以上;新桥雅化工业园力争投入3亿元以上,年底基本配套基础设施,有3-4个项目开工建设,2-3个项目竣工投产;经济开发区北区石马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魏城工业园力争投资2亿元以上。通过强化服务、保障要素,加快筹备保和富山、开元磁材、凯越投资、中油天能等项目集中开工,努力促进兴发科技、丰泰包装、科莱电梯、湖山电器等项目竣工达产,确保每月有1个以上项目新开工,每月有1-2个项目竣工投产。
游仙将2012年确立为“开放合作突破年”,努力为企业投资、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使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50亿元。通过创新投资手段,该区引入战略投资者,激活社会资金参与游仙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紫阳水厂及桑林坝提升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围绕保和富山、东材科技、科莱电梯等重点企业引进上下游项目,形成投资增量;锁定重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牢牢把握珠三角、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不断招大引强,为项目投资提供强大动力。
在引进项目“做大”的同时,游仙还围绕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区域“4+1”产业布局,积极支持东材、丰泰、兴事发、雅化、开磁等扎根型优势企业“做强”。通过帮助企业争取技改资金、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方式,激发企业投资潜力。全区今年将力争为区内中小企业新增担保融资贷款12亿元以上,30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以上。丰泰包装公司投资4.5亿元的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预计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5亿元。东材科技今年将有5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9亿元。雅化集团在启动建设工业园的同时,也将投资2亿元实施起爆器材系列产品扩能改造。
抓服务,助推项目建设
为确保实现“固定投资90亿元”的奋斗目标,游仙区政府与各单位签订了《项目建设与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书》,对重点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监督。各责任单位切实把握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手续完善等关键环节,创新绩效管理手段,将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具体地块、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通过跟踪服务、跟进督查,确保年度目标具有坚实支撑。
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游仙坚持用好用活政策,凝聚一切助推发展的外部力量。本着“程序不减、时间缩短、提速不越轨”的原则,在严格审批程序的基础上,优化过程管理,提高行政效能。该区坚持实行区级领导联系企业、项目制度,抓好协调服务,加大土地储备及土地整理力度,强化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集中优势力量加快征地拆迁,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
经济开发区南区是游仙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前沿阵地,其投资总额占全区42%以上。园区党工委确立了突出拆迁安置“一个基础”,狠抓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保和富山为主的工业项目建设、以经开区投资服务中心等为主的行政服务设施建设“三个支撑”的工作思路,对园区重点工程及项目实施不间断跟踪服务和挂牌督办。全体机关干部喊响“奋战60天”口号,倒排工期定时限,对号入座领任务,确保4月底前园区骨干道路成型,投资近20亿元的12个重大项目开工,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6亿元。
新闻推荐
2月22日晚10时许,一男子从东莞樟木头一小区七楼坠楼身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男子杨某某1974年出生,为塘厦一集团公司董事长,保守估计其身家过亿,产业涉及贸易投资、文化娱乐、酒店餐饮、电子科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