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口 可乐(山西)饮料公司员工爆料,因管道改造,致使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混入公司9个批次的可乐产品中,目前部分产品已被当作合格产品销往市场。可口可乐公司回应称,这一说法并不符合事实。
员工爆料
“问题可乐”疑流入市场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等媒体报道,来自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一位员工的爆料,可口可乐(山西)公司的维修工在管道改造后,将消毒用的氯水管道和生产用的处理水管道两种开关同时打开,导致两种水同时混到一块。第二天该公司员工喝饮用水时感觉到水里氯味道特别重,但是并未在意,直到8号晚上才有相关部门对此采样测试,结果发现生产用的水里边有大量氯水,随后立刻停产,并将所有的生产批次产品进行隔离。该员工称,9个批次的产品大概有12万箱,价值可能高达500万元。
可口可乐公司宣传部负责人高旭
峰对此回应,“因为我们的产品都
是正产的,都是有质检报告的”。不过据了解,这份由山西省食品质量监督局出示的检验报告里,包含了大肠菌群等18项指标,唯独没有引发此次危机的关键内容“余氯”。
暨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傅亮解释说,氯水用于清洗消毒。正常情况下,氯水不与饮料混合,氯水与饮料混合属于生产事故。如果事故发生了,产品还流入社会就属于食品安全事故。他还表示,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消化道的黏膜系统有很大的伤害。
专家意见
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目前,这一事件有了最新消息,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8日凌晨公布了检测结果的专家意见。7名山西省专家出具了一份专家组意见称,根据山西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和山西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对山西省质监局抽样送检的2012年2月4日至8日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生产9个批次产品的检测结果,专家组认为,该9批次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而山西省质检局局长常高才从17日下午到18日凌晨的发布会都一直强调是2月4日到8日所有批次的抽样检验,专家组意见也说是4日到8日的,可是18日凌晨在通报这个报告时,记者没有发现2月4日批次的,检测所列的是5日到8日的9个批次。对此,山西省食品安全监督检验院的梁宝爱女士解释说,这是因为质监稽查人员没有在市面上买到4日的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在现场梁宝爱出具的这个检验数据单上,醒目(苹果汽水)20120206、20120208两个批次游离余氯实际检测值是0.02mg/L,芬达(橙味汽水)的游离余氯实际检测值是0.04mg/L,远远高于限量值0.005mg/L的国家标准,不知专家组提供的意见和检测数据单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综合新快报、中广网)
新闻推荐
2012年,由于政策调控不松劲,全国楼市“跌”声一片,“打打折降降价”已成常态。绵阳楼市虽也在吆喝优惠,吆喝降价,但细心的购房者发现,买到手的房子,并未真正的降价,这是为什么呢?从经济学角度来讲,CPI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