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读书 改变我们的生活

来源:绵阳日报 2012-06-17 10:56   https://www.yybnet.net/

张开均 (北川)

“开会啰,开会啰”。李步书在院子中央响亮的喊道。不久之后,刚吃完饭的几位村民不约而同的走进了尚精明家中安放机麻的屋子。时至凌晨,几人才叽喳着回屋安歇。农闲时,这是在村居随处可见的风景线。但随着农家书屋的建设,这道风景线便慢慢地消失。

2011年10月28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局送图书下乡的车辆开进了开坪乡麂子坪村活动室的坝子,要求我找几位村民帮忙卸下车上的图书。我如梦初醒,曾经梦寐以求的黄金屋终于真实的呈现在眼前。即刻安排了图书管理员,并请几位村民协助管理员逐一登记造册,编码上架。不编不知道,一编吓一跳。总共七人忙碌了整整六个小时才将历史人物类、种植类、养殖类、科普类、疾病预防类、儿童读物类等1200余册图书整理完毕。经村两委讨论决定,每周星期五至星期日全天向村民开放图书阅览室,并随时满足村民的借阅需求。

2011年11月4日,农家书屋正式投入使用。村里几个农家书屋的“知识专家”——高中毕业生谈笑着走进了阅览室,随手翻阅着书架上的图书。挑选—翻阅—挑选。几经挑选,杨柳终于拿着一本《土鸡养殖》书籍凝神阅读起来。站在书架前足足半个小时后,杨柳不自觉地走到阅览室的书桌前,坐下仔细阅读着手中的《土鸡养殖》。时近中午,杨柳的电话响起,他妈叫他回家吃午饭,杨柳才慢腾腾的站起,在书架的左端拿一个书签放在他刚看到的地方,将书放回原处,离开了书屋。午饭后,杨柳第一个踏进书屋,又一声不响地阅读起来。以后,他总是第一个踏进书屋,总是翻阅着养殖方面的书籍,偶尔,在他随身带着的小本本上记录着……

2012年2月,杨柳租了一辆面包车,拉回他在成都购的1000只土鸡仔,凭借着在书中所学的养殖技术,实验着进入土鸡养殖行业。

时隔近一个月,在杨柳的养殖场外边便能听到小鸡欢快的叫声。也总能看到杨柳添水、加料、消毒忙碌的身影。

又一个星期五,我来到图书阅览室,只见室内坐满了看书的人。李步书、尚精明等老雀友也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刊,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他们仿佛又回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黄金时代。

一个农民的读书情怀

刘文菊 (安县)

我曾经是一个农民、大学生、教师、企业家,现在还是一个农民!我爸爸、妈妈也是农民,我爸爸的爸爸、妈妈的妈妈还是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家祖上就是靠务农为生、务农养家、务农传宗接代的地地道道的农民!

农民这一职业成了我们的家传,喜欢读书好像也是家传!

小时候,我是听着爷爷的《水浒传》《三国演义》长大的。大学时期,丰富充盈的学校图书馆成了我色彩瑰丽的天堂!直到1998年7月,大专毕业的我光荣地成为人民教师,留校在绵阳游仙职教中心,读书、教书,教书、读书,与书为伴、以书为友,简单而充实,丰富而宁静!

2000年12月,我突发奇想:我要开辟新天地!不顾父母的阻拦,毅然决然地背上行囊、奔赴成都,开始了绝大多数年轻人走的路:打工!两年后,我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创业成功的豪迈壮志里,我浑然忘却了我的书情!

一直到了2008年5月12日,轰然间的地动山摇,地震正摧毁着我的家乡——安县!于是,我再次毅然决然地做出决定:变卖企业、回家创业,造福一方百姓!

我重新捧起了书,研究亩产、棵产、苗产,研究出圈、出头、出栏,研究绿色、生态、环保。

2010年,村组换届改选时,我被村民选举为村支部书记!那天,临时搭建的、建材堆砌的选举场上人头攒动,乡亲们因灾后重建的繁忙显得劳累的眼神里满怀着信任和期待。

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我得让我和村民们有书可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辽宁援助的恩情里,农家书屋雨后春笋般盛开在安州大地。凡是有书的地方就成了人群云集的地方,凡是有报架的地方就成了众口议论的地方。我和我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读书、读报,一起评论时事、分析国情,真是“农民不出门,也知天下事!”所以,才有了今天,我站在“农民读书节征文、演讲”的舞台上和大家分享一个农民的读书情怀!

抬眼看看窗外,远处是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直逼人的眼,近处的生态农业园,大棚蔬菜正你争我夺似的赶着向春天展示自己早熟的肥硕!阳光、泥土和各种蔬菜瓜果的味道直愣愣的钻进我的每一个毛孔,连呼吸都快醉了。呵,农民,阳光、土地、书籍,耕耘、播种、丰收,这不正是一个当代农民的全部情怀吗?!——汗也晶莹,泪也晶莹,心也晶莹,情也晶莹!

读书让人生更精彩

罗彦通(涪城)

在一阵清脆响亮的鞭炮声中,涪城区玉皇镇金祖鑫图书阅览室开张了。“真好!我们可以免费看书了,既充实了生活又增长了知识。”

这是我发自肺腑的感叹!

过去,农闲时,村民最喜欢的就是赶场,到城里或镇上卖农副产品,再买回生活用品,即使不买卖东西,也要去看看热闹。而现在,到阅览室里聚集成了一种时尚,大家交流着新鲜见闻,也交流着生产生活的经验,同时交流着从书上得来的新鲜知识。大家从书籍中学习礼仪,学习种养殖技术,互相尊重,村风文明程度一天比一天高。假期里,大人孩子一起来书屋借书、读书,有时甚至在书屋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平常我就对农业知识感兴趣,现在能借到喜欢的书,心里非常高兴。好多都是针对本地区气候土壤等特点编制的实用小册子,实用且方便操作。我从领到书后连吃饭时间到了都没注意,直到母亲三番五次催促才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的书。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知识使我在种植小米椒的致富项目中大显身手。

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正是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使我对小米椒种植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过去的很多疑难问题也迎刃而解,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一年,我承包栽种的小米椒亩产达到了1600公斤,亩平一季达到了4500元的好收成。在我的影响下,我们村有200多户农户种植小米椒,面积达到了300多亩,亩产都在1500公斤左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对于书,只有善读,才能像蚕一样,吃进去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享受生活,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好书带我走上致富路

杨泽军(江油)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让我现在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自从村上的农家书屋开放后,我就经常去看书,一个人静静的翻阅着书,有时拿个小本,边阅读边记,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是书籍改变了我的价值观,改变了我的命运。

若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我会说是知识,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通过读书增长知识,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这需要我们党员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言传身教领读农家书,积极引导村民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带动村民将平时喝茶聊天、打牌的空闲时间用于读书学习,改变落后的民风。

为更好地发展养殖业,我为有意向的村民提供养殖技术咨询和相关知识,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了解市场信息。现在我个人已养猪120头,肉牛10头,下一步打算和其他村民办生态养殖小区。大家都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在致富路上一起奔跑着。

只有通过读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创造财富。对我们来说,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都必须掌握科技文化知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富裕。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要善于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回顾走过的路,我体会到:成功没有大小,但人生不能虚度,要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不学习就会落后。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就任何事业都要拼搏努力,遇到困难不能退缩。

书是一个好导游,带领我走进知识的世界,书是一艘小船,承载我们驶入知识的海湾。无论在今后的工作或学习中,我都会继续努力,以书为伴,带领大家继续走致富之路。

满园书香关不住

周丽萍 (三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就是读书人的性格。那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民又是怎样的性格呢?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闰土吗?是赵树理书中的三仙姑吗?是高晓生小说里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陈奂生吗?休闲时间农民还泡在老舍的《茶馆》里吗?

时代的号角已带领他们走进没有汗水,没有泥泞,充满墨香的书屋。读书已经是农民中翻滚的一种时尚,不仅孩子上学,父母同样渴望知识。是的,这就是生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里面的快乐的新农民。

现在的农民已经增加了一丝文人的深邃,展现了新世纪新农民的新面貌。就在我们脚下的这一片热土,在三台,虽然地震震垮了我们的房屋,但是没有摧毁我们的脊梁,感谢祖国妈妈和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灾后援建的帮助。我们擦干泪水,奋勇向前,紧跟祖国新农村建设的脚步,物质与精神文明蓬勃发展。现在,农家书屋就是精神文明成长的殿堂,三台的书屋建设目标是全县935个行政村,村村都有标准化农家书屋。例如,去年管理中心把观桥镇31个行政村全部建设完。省上配送来的书籍、书架管理中心及时下发到了村。勤劳智慧的百万人民已信心百倍地迈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光大道,在三台这片2600多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农家书屋为农民带来了实惠,带来了福音。农民深切感受到,农家书屋就是新农村腾飞“隐形的翅膀”,是奏响文明乐章的“集结号”,是弘扬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是引领农民致富的“导航仪”,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农家书屋里藏着无限的精神大餐,它是我们农民群众走致富之路的智慧源泉,我们要多到农家书屋去走走看看。

这些硕果,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打心眼儿里喜欢和感激。喜欢的是,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深化升华;感激的是,党和政府于细微处倾情关注的无与伦比。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不懈的执著追求是一个时代繁荣进步的魂。农家书屋一小步!和谐社会一大步!当科学发展的曙光普照大地,当知识的种子撒满田野,试看明日的故乡,定是富饶的人间和绽放的笑颜!

满园书香关不住,新型农村放光彩!

新闻推荐

林俊案疑凶今日受审

北京时间19日,涉嫌杀害中国公民林俊的犯罪嫌疑人卢卡·罗科·马尼奥塔从德国被引渡回加拿大。加方说,马尼奥塔将在蒙特利尔受审,他将面临一级谋杀罪等5项指控。蒙特利尔警方发言人在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读书 改变我们的生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