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感谢党组织没有忘记我!”“七一”前夕,游仙区太平乡78岁的老党员贾荣林收到了一份“党员关爱基金”。贾荣林曾在南山村当过十几年的社干部,由于长期患病,他和老伴的生活一直过得很拮据。困境之时,乡领导送来的“党员关爱基金”,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温暖。
“党员关爱基金”是太平乡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的一项创新性工作。乡党委书记樊远兵告诉记者,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他发现一些村(社区)、社党员由于本人或家庭遭遇重病、灾难等缘故,生活很困难。由于生活困难,这部分党员在群众中既缺乏威信,也没有“话语权”。“长此以往,不仅党员缺乏信心,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也会受到影响。”樊远兵说,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乡党委萌生了在党员关爱工程中设立“党员关爱基金”的想法,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年初开始,通过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太平乡实施了系列党员关爱工程,扶贫、扶技又扶志。今年4月18日,“党员关爱基金”募捐仪式正式启动,当天就募集到了16900多元。
目前,“党员关爱基金”主要通过党员干部及社会团体捐款、上缴党费中的返还部分以及财政补助等方式筹集。帮扶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生活困难党员、创业受挫党员、无私奉献党员以及突遇灾难或非自身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对象在经本人提出申请、党员群众大会评议无异议后,方可接受帮扶。
在帮扶中,除了对生活困难党员直接“输血”外,太平乡特别倾向于帮扶有创业意向、发展能力的年轻党员。青年党员杨小波2011年到太平乡担任大学生村官。农学专业毕业的他看到了太平水果种植的巨大潜力,但人生地不熟,又无土地、资金、渠道,怎么办?乡党委一班人一合计,很快在政策、土地流转、项目包装、资金等方面给予这个“发展型”党员全力帮扶。如今,小杨的精品水果栽培示范基地已经建成,种上了20余亩葡萄和草莓,并注册了水果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从小杨的经历中看到了党员关爱工程的魅力,陆续返乡谋划创业。
如何把筹集来的“党员关爱基金”管理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太平乡建立了两本动态台账:一本是生活困难党员(含老党员)台账,每年对生活困难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另一本是关爱基金收支台账,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确保有据可查。关爱对象台账由各党支部上报,一季度更新一次,保证关爱对象台账的准确性,关爱资金实行专账专人管理,账务按季度处理公开。该乡还成立了监督委员会,对关爱对象、关爱资金的使用情况、账务的处理及公示内容进行全程监督。
(本报记者方发勇)
新闻推荐
涉嫌杀害中国公民林俊的卢卡·罗科·马尼奥塔北京时间20日在蒙特利尔出庭接受法官传讯。面对一级谋杀等5项指控,马尼奥塔拒不认罪。据加拿大媒体报道,马尼奥塔在拘押地点以视频连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