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已撤并学校可恢复”体现“以学生为本”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7-30 22:3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针对“盲目撤并”现象提出了规范要求: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不得强行撤并;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者的追求,而对遥远的乡村来说,“一个学校,是一堆火;一个老师,是一盏灯。”然而随着许多地方政府在执行撤点并校过程中为了减少投入,不顾实际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等,一些农村学校被盲目撤并。据相关资料,从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减了一半,初中从6.4万所减少到5.5万所。

调整学校布局,学生向县乡中心学校集中,目的是集中利用教育资源。这一调整的初衷是好的,对一些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有积极意义。然而,大量村级小学、乡级中学消失引发新的教育不公是必然的,家长孩子可感可触的弊端也极其明显:农民集资建起来的“普九学校”成了牛栏猪圈,让农民痛心惋惜不说,孩子们家门口学校不能上,非得舍近求远,家长们怨气冲天,孩子们则苦不堪言。

近些年来,学生上学校路上的安全事故频出。如:2010年12月27日,湖南衡阳市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去年,9月26日,山西省灵石县一辆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导致7名初中生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12月12日,江苏徐州丰县首羡镇一校车侧翻,15名学生死亡,8人受伤……据有关专家称,近一年来“学生上学校路上”的安全事故伤亡数字超过了“黑煤窑”。

书没读,身先卒,于家长于学生于社会,谁都伤不起。其实,把学校办到村门口,让孩子就近入学的意义,还远不止一个安全问题,更有一些现实承担。敬祖守孝,尊孔兴学,曾是中国文“永保无虞”最核心的精神家园,而村庄里炊烟袅袅、学校里书声琅琅,这原本是从古到今的乡村风景。这样的“风景”,不仅能让家长心里踏实,也能一熏得点点书香。当乡村远离了就近学校,风景没有了,点点书香随之远去,这实际是在“抽空”乡村文明。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应当恢复”,并原则要求,每个乡镇应至少设置1所初中,3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设置2所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以保证“就近上学”。这是对过去的盲目撤并的纠偏,既是回归了“以学生为本”,也体现了实事求是。

新闻推荐

卡罗拉“幸福相约第二季”收官

近日,近3000张单身男女“写给未来的TA”的幸福寄语拼合成超过60平方米的拼图墙,在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成功打破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贺卡拼图,延续了两季的卡罗拉“幸...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已撤并学校可恢复”体现“以学生为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