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我心灵的栖息地,好多时候,它影响着我的生活甚至人生。
一
常常,我站在银滩湿地公园的浮桥上,看着静静的水面,就会想起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
夏天的湿地公园,水面长满了芦苇,倒影静静地映在水中,野鸭在浮桥边游来游去,游人不断往水里扔食物,野鸭争相追逐。置身于平静的水边,我的心会在瞬间万般地安静空灵。站在紧贴水面的浮桥上,会感到自己融入了广阔的水的天地之中。放眼四周,山远水静,心便会似有所感似有所悟。呼吸着水草的芳香,感悟着岁月的脚步。在离自然最近的地方,独自面对自己的灵魂,思绪走近又走远,在岁月的时空里回味自己的成长。突然感到,这不就是梭罗的生活方式吗?
二
《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该书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是当代美国拥有读者最多的散文经典。
1845年7月4日,梭罗在瓦尔登湖边建起了一个小木屋,在这木屋里,他独立地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
在这里,他与野兽为邻,倾听各种声音,读书,种豆子,游村庄,看湖泊,每天面对湖水,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记录着。在这里,梭罗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然。在充满生气的夏天,森林里绿荫如盖,映衬着远处蓝色的山脉,鹰在林中空地的上空盘旋。不远处的一声牛哞,是“不花钱的音乐”。在冬天,湖面结冰,森林大量的积雪将松树压倒,折断了它们坚硬的肢体。梭罗在最原始的状态下与自然相处。他站在湖边,鱼儿游了过来,他用自己烤的面包喂它们,那和谐的场面就是我们今天在公园所见到的动人情景。他有时坐在阳光下的门前,或坐在树林中间,从日出坐到正午,或者坐到黄昏,在宁静中凝思,一阵晚风拂过,瓦尔登湖微波轻漾,然后一切都静下去了。当太阳从湖的另一端落下去,将余晖洒在湖面上,这个面容清瘦、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开始对着瓦尔登湖沉思并写作。
可以说,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生活,为全世界每一个向往自然的人打开了一扇窗子。
三
我知道《瓦尔登湖》是从海子的诗开始的,让《瓦尔登湖》大放光芒的正是海子的死。海子1989年3月26日卧轨自杀。自杀时身边带了4本书,其中就有一本《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诗质的,所以《瓦尔登湖》对海子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海子说“梭罗这人有脑子,像鱼有水、鸟有翅,云彩有天空”。
上世纪90年代,大街上到处充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诗成了人们谈论的焦点,于是,我开始了解海子,开始看《瓦尔登湖》。记得那是一个春天静静的夜晚,手捧着这本书,一股清新的力量贯穿我的身心。文中的寂静时时让我向往,那一尘不染的湖水,岸上苍莽的森林,高耸的山脉,还有梭罗的小木屋,一切都是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一种远在异国他乡的亲近自然的情绪似乎一直缠绕着我,我感到自己的思绪在很遥远的地方。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本淳朴而深刻的书一度影响着我的生活,让我不断地投身到自然中去,增加了我对坚守精神家园的力量。再后来,搜集了有关《瓦尔登湖》的各种版本,看到那书的封面上各种不同的湖水图片,就忍不住要买,和《麦田的守望者》一样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恶化,走向原始纯净的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今天所有热爱自然的人共同所向往的,梭罗只是先行者、实践者。
《瓦尔登湖》,我心灵的湖。
新闻推荐
仅以此诗献给探索宇宙太空奥秘及航空航天的人们——作者题记序曲一位时空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