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学校园可以,但现有的拆迁过渡安置费根本不够我们生活。”“大家不要急,我们打算用居民小组集体经济补偿一部分。以后拆迁完了,村子发展了,村里可以找回更多的集体经济嘛……”近日,记者刚刚踏进青义镇兴龙村,看到村支部书记林兴元正和17名村民代表围坐一团,商讨“大学科技园”拆迁补偿事宜。记者了解到,这就是兴龙村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行的“议事员制”。
推行“议事员制”村民来主事
凭借紧邻西科大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兴龙村党支部围绕“围绕大学校园,支部引领发展”的思路,加快村域经济发展。仅2011年,该村集体年纯收入已达40万元以上,个别社组的集体年纯收入已过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
回顾村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当了15年村干部的林兴元道出了真谛:“关键在于民主治村。村民主村事,村事民做主。”2009年,一种“推行‘议事员制\’,走依法治村、民主治村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民主治村新模式在兴龙村诞生。
林兴元介绍说,“议事员制”由29名村民代表组成,党员只占20%,其中不包含村干部。“议事员”由各村民小组推荐,村民以无记名方式投票选举产生。除此之外,村党支部还对“议事员”的思想素质、品行修养、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家庭收入情况等进行了严格要求、细化标准、按需分类,将“议事员”分为组织建设议事员、经济发展议事员、民生保障议事员、社会和谐议事员四大类,既确保了“议事员”的先进性、带动性,又保证了“议事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村里咋发展 “议事员”提意见
在兴龙村村委会村级事务栏公开内容中,记者留意到,该村灾后重建村委会大楼从建设资金的概算投入、实施地点的选择确定到材料选定、资金支付等工作,都有“议事员”们的签名。村民林仕刚告诉记者:“村委会灾后重建就是通过‘议事员制\’方式建设的。”
林兴元告诉记者,通过“议事员制”方式建设,仅此一项就为集体经济节约近50万元建设资金,得到村民们一致认可。
兴龙村“议事员制”将村干部选举、发展党员、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建设、土地征用、发展规划、规章制度、村民救济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作为村级民主议事的重要内容。同时,“议事员”们在议事前都必须做好民情收集,分析其中利弊,最大限度地将村民们的意见表达出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兴龙村基层党组织还通过现场参观教育、组织专题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议事员”建言献策能力,真正做到普通群众的“代言人”,党员干部的“智囊团”。
“议事员”来监督 干部跑酸腿
“如果说‘议事员制\’”的推行让村民们成了村里的当家人,‘议事员\’们的监督更是进一步检验了我们基层干部的能力。”兴龙村四组组长强永洲对此深有感触。
兴龙村有个体工商户近300家,主要集中在兴龙村三组和四组,出租房屋、经营服务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因修建国家大学科技园,需要拆迁三组和四组住户71户。“大学科技园建成了,肯定会拉动全村社会经济发展。但按照目前政策规定的补贴,拆迁后的居民难以维持生计,因此一些拆迁户不愿搬迁。”强永洲如实说。
按照“议事员制”规定,兴龙村施行定期例会制和急事召会制。为此,近几个月来,村上的“议事员”们先后召开了数十次会议,达成一致共识:在现有基础上对拆迁户给予集体经济补偿。
议定的方案出来了,如何执行落实,成为“议事员”们监督的重点。于是,强永洲等人每天不下三四次,深入每一户拆迁户宣传解释政策,进行沟通交流。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完成了63户农户拆迁。
自“议事员制”实行以来,“议事员”们为全村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去年年底,兴龙村在“议事员制”的基础上由村两委确定,再次规范“提”、“听”、“议”、“督”的程序。其中新增的“督”一项,就是监委会监督村支部、村委会是否按照要求执行议事方案,真正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杨曦本报记者陈莹莹王海艳)
新闻推荐
救卧轨者 实习乘警双腿被轧断被网友誉为“90后最帅英雄乘警”,盼望站起来仍做警察
7月12日中午,微博上的一则“【求证:在Q上看到的乘警英雄】”的消息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经多方查证,微博描述情况与事实基本相符:7月9日17点40分,1546次列车在河北昌黎站进站时,突然有人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