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流动人口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8-27 21:50   https://www.yybnet.net/

兰州市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提出一年后,记者回访时发现,各职能部门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多项措施,使流动人口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

流动人口均等服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而且对于相关部门来说,目前已经是社会服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政府为民兴办实事之一,2011年初,兰州市政府颁布了《兰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为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坚实的法规保障。同时,确立了创建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示范乡镇(街道)的规划,并选择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关区渭源路、雁北等20个乡镇(街道)作为落实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示范典型。目前,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已经提出一年多了,流动人口在社区到底都享受到了哪些实惠和贴心服务呢?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从提出思路到“一盘棋”措施、“一站式”管理、“以业管人”机制三大举措,以及便民维权服务、计划生育免费项目、生殖健康服务、生育关怀服务等八个均等化服务,看的见摸的着的便民政策使流动人口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从而也让这些新市民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从管理到服务的“蝶变”

“以前,一提起要与流动人口打交道,大家都会皱眉头,入户走访时不是被骂出来,就是被打出来,感觉这工作太难干了。”说起流动人口的管理,雁北路街道计生办主任胡英用这样一番话来描述。因为一直以来这就是个令人非常头疼和棘手的问题,以雁北街道为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受城中村改造的影响,使外来人口和大量农民工涌入。通过入户调查发现,流动人口大致可分为以谋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经济型流动和以非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社会型流动两类。而辖区流动人口外出原因仍然以经济型原因为主,因此务工经商的比例较大,其次是随迁家属和学习培训,流动人口的外出原因构成保持稳定。该街道有流动人口53619人,要将这么多人管理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问题也随着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而出现。

记者了解到,这些流动人口大部分都散居住在小平房或小炮楼里,他们中有的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为讨生活退而求其次,有的则以生意为主方便为辅,从而造成这些地方生活条件差、管理混乱松散,加之人员流动性大而房东一般只管收钱,服务几乎无从谈及,从而遗留下来的就医、就学、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在雁滩从事塑钢生意的陈根生来自湖北,目前和妻子经营着一家小店铺,儿子在附近一家小型托儿所,住处就在离铺面不远的小炮楼里。这里共住着大概一二十户像他们这样做小生意的流动人口,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卫生间。除了三天两头水管出问题断水外,卫生间有时一年半载也无人打扫,严重时从里往外溢满粪便无处下脚。房子没有暖气,冬天既便烧着炉子也冷如冰窖,对于这些生活上的困扰,陈根生夫妻并未觉得苦,只是治安情况不太好让其有些不安。

做小买卖的如此,做大生意的流动人口一样有同感。金辉来自四川做家具生意,一年的生意都在三四十万上说话。可提到自己流动人口的身份和生活环境时他苦笑了一下告诉记者,自己在兰州打拼十几年了,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的地方大都环境不是很好,让人缺少归属感。因为大部分流动人口的心里总感觉反正不是自己的家,到这里的目的是赚钱,至于有没有人去搞卫生,我是外来人不管我的事。以火车站街道为例,这里有一些简易房都是十几平米的隔间,有的还分为通铺或高低床出租,但是却非常受欢迎。可是电线乱拉、垃圾乱扔、随地大小便现象非常普遍,虽然房东赚了钱,可周围居民却是不断叫苦。居民陈菊花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树坑旁、墙角边大小便随处可见,夏天气味难闻。冬天乱泼乱倒脏水,在马路上形成结冰区……在流动人口群体中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

因地制宜是服务好的关键

“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不仅意味着给他们带来各种好政策,还要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贴心的便民服务。”雁北路街道计生办主任胡英如是说。在雁北路街道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中还与辖区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发挥派出所、学校、医院、劳动保障、司法、民政等机构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流动人口在申办户口、子女入学、就医、劳动技能培训、购房租房、困难救助、司法援助等方面提供均等化服务。说到为新市民提供人性化服务这样的事例并不少,渭源路街道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数量大,新婚夫妇、孕妇和婴幼儿家庭多的特点,街道开展了“五点一线”的一站式服务,为居民免费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服务项目,真正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

在靖远路街道采访时,党工委书记刘晓华提到了维权。她告诉记者,他们针对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开展的“1+1”法律服务进社区,让流动人口在遇到劳务纠纷、拖欠工资、家庭矛盾等法律问题时,都可以到社区寻求律师的帮助,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让流动人口融入到城市管理当中。而盐场路街道、伏龙坪街道、五泉街道针对自己辖区情况到工地开展的《进城人员就业证》发放,也让流动人口心中倍感温暖。草场街街道的流动党员之家,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形式,让流动党员在他乡找到了组织。拱星墩街道预备党员与困难家庭结对子,手拉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也让流动人口爱满心田。说到这些点点滴滴的实惠,流动人口张新蕊颇为感慨,她和丈夫在兰州开了一家小便民店,今年孩子入学时,在提交了相关手续后,女儿顺利报名入学,使她感受到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实惠。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雁北路街道“一盘棋”机制建设已经在流动人口群体中获得好评,而且街道共有8个社区(村),都设有流动人口服务窗口及流动人口管理专职人员,同时还创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微博。在每个社区(村)都配备有楼院长,做到全员覆盖、全域覆盖。其次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用人单位、物业、房屋租赁及旅店,落实到所有业主、房主和单位负责人,健全社区(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和辖区派出所信息采集点,做到随时随地采集、上传、核查流动人口信息。并逐一登记编号,实现“人房一致”的精确定位管理和“以房找人、查人知住”的双向互联。

“我有爱心妈妈陪伴,假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被锁在家里了。”在渭源路街道采访时,南河小学三年级学生妞妞就和小伙伴一同来到宁卧庄社区的“流动儿童之家”,这里有十几个与妞妞一样的孩子,他们一起看书、写作业。这只是“爱心爸爸、爱心妈妈”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具体措施之一,在这里“爱心妈妈”与流动儿童通过建立联系档案等方式,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行爱的传递,为流动儿童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街道为外来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另一平台,近日兰大社区在流动人口密集的西北电子商贸城开展“以业管人”工作。社区专干对市场流动人口经营户,通过使用“便携式人口信息采集器”采取现场读取经营户的身份证,自动导入流动人口数据的方式,采集经营户的信息。对未提供身份证的流动人口经营户,根据本人提供的信息,填写《城关区流动人口从业地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登记册》,以便“以业管人”登记工作结束后,录入城关区全员人口基础信息系统“以业管人”数据库。

在团结新村街道采访时,团结新村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附近的菜市场给流动人口办医保,这样的上门服务让菜贩乐开颜。活动当天,社区医保专干在辖区菜市场就大家关心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个人缴费标准、参保手续办理及所需材料、待遇享受、医疗费用结算方法等问题做了详细的宣传和解释,同时为每个摊位的流动人口现场办理了医保。社区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周到及时的服务得到了菜市场流动人口的好评。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关心和关爱,使流动人口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的愿望。而这只是兰州市打造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示范乡街中的一小部分。

与城市居民同享公共服务

目前,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均等化服务势在必行。记者在对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采访中发现,为了促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政府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进行改进,然而在诸多困难因素前,使得流动人口虽有新市民的身份却一直徘徊在“家”的氛围之外。

鉴于这种情况,兰州市在20个街道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以大胆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为抓手,成功打造出了一批亮点,并呈现出一街道一品牌的特色。城关区承载着全市50%的流动人口,同时作为兰州市计生服务均等化试点区,今年已建立起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并将30万流动人口录入微机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生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流动人口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建设等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殖健康服务、药具发放服务、生育政策服务、生育关怀服务等“五位一体”的均等化服务,让流动人口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同时在全区扎实开展流动人口奖励优待落实工作,除计生常规技术服务全面覆盖外,按照20%至30%的比例涵盖流动人口,每年救助流动人口家庭50户,户均救助1000元。

同样,七里河区西站街道以“情系流动人口知心惠民工程”和“社区百事乐”助民工程为载体,以“访百家户、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理念,提倡“事事我关心、事事我参与、事事我解决、事事见真情”活动,使辖区流动人口“乐在安居、乐在安康、乐在爱心、乐在和谐”。安宁区西路街道结合辖区流动人口生产、生活特点,开展“一站式”服务,提供免费咨询、生殖健康检查和技术服务,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六进社区”、“亲情四送”、“困难帮助”、“政策帮扶”等针对农民工的均等化服务,收到了显著效果。西固区先锋路街道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强化基础、突出亮点”的工作思路,加大经费投入,重点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一校四点”流动人口服务模式,“一校”即流动人口学校,“四点”即在4个流动人口聚居地设立新市民服务点,依托辖区单位为新市民开展优质服务。红古区下窑街道推出了“5家2站1箱”服务模式,“5家”即新市民“维权之家”、“健康之家”、“少儿之家”、“就业之家”、“会员之家”。“2站”即新市民“心灵驿站”、“生殖健康指导站”。“1箱”即“新市民信箱”,赢得了新市民的交口称赞。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在试点街道除了亮点频出外,其他社区的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流动人口的知晓率有待提高。虽然社区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的宣传工作经常在进行,但仍有大部分流动人口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存在宣传死角,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其次,综合治理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缺乏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使“一证管多证”、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形不成合力。再者,利益导向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经费原因,对流动人口的免费技术服务、奖励、救助、优惠、补偿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导向机制有时只存在于形式,很难落实到位,从而导致流动人口的办证和验证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也给出明确答复,随着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不断完善,将来还要以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工作统筹管理、综合决策体制为主,实现宣传教育服务均等化、生育关怀服务均等化、信息服务均等化、联动服务均等化、便民维权服务均等化,力争在年内率先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实现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同城化基本公共服务。

新闻推荐

哈尔滨事故桥梁造价709万元 施工方为福建交建集团

【据新华社哈尔滨8月27日电】哈尔滨市政府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事故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倾覆车辆信息。哈尔滨市政府秘书长黄玉生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事...

相关新闻:
那年那月运动头2012-08-29 21:49
猜你喜欢:
评论:(流动人口真正有了家的感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