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先保后征,“秀川模式”引关注 七里河区创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成功模式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9-01 21:47   https://www.yybnet.net/

8月31日,随着全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在七里河区召开,一种“全盘谋划、分步实施、社区主导、程序简化”的“秀川模式”,引起了来自全省各地人社、发改、国土、财政系统的关注。此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借鉴七里河区秀川街道征迁未动、保障先行的好办法。

绕不开那就大胆探索实践

解构“秀川模式”,我们发现有这样几个关键词是支撑这一模式取得成功的核心所在,这便是保障先行、标准统一、统筹谋划、就业为重。在此基础上,七里河区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失地有补偿、就业有渠道、生病有医保、养老有社保、创业有门道的利益保障机制,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秀川街道(原崔家崖乡)是七里河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主要承载区,也是七里河区唯一的涉农街道。该街道2004年由乡改街,辖崔家崖等4个“城中村”改造社区,秀川等2个城市社区和1个行政村。现有居民9437户、29296人,流动人口6880余人。

随着“三滩”(马滩、迎门滩、大滩)新城区开发建设的大力推进,秀川街道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统筹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七里河城市化进程中绕不过、躲不开、推不掉,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近年来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七里河区不遗余力地讲政策、交实底,将工作做到每村、每户、每个农民,让每一个农户知道参保后能享受的待遇,让大多数征迁群众对参保是否合算心里有本账,使更多农民的想法由过去的“政府动员参保”转变为现在的“我要主动参保”,及时化解了部分群众的抵触情绪,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

征迁未动 保障先行

2011年,七里河区承担兰州高新区七里河园区项目崔家崖社区征地任务,该项目征地面积大,涉及农户多,工作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

一开始,七里河区便按照征迁未动、保障先行的原则,积极协调高新区先期将保险费60%、7470万元,共2545名适龄人员的社保基金一次性打入社保专户,有效保障了征地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1400多亩土地征迁工作,5个月时间全部完成。

土地征用计划确定后,七里河区就把农民住房作为第一要务,先行建设,先行分配。马滩社区征地后,七里河用两年多时间首先建成了农民安置房。

为了科学合理地分配房屋,区上专门成立了安置小区房屋分配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安置小区房屋分配方案,经公示无异议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圆满完成了258户、565套农民安置房屋的分配工作。

“一揽子”保障农民利益

被征地农民每户失地情况、家庭人口数、年龄结构、土地面积不尽相同,情况十分复杂。就某一地块而言,实际户数和人数各不相同,失地农民年龄分布不均,土地承载人数存在较大差异,对每人每户的核算极为繁琐。

对此,七里河区以社区为单位,以辖区总人口和征地总面积为事实依据,统筹核算权衡,“一揽子”保障农民利益,使原本繁琐复杂的核算方式变得更为简便易行,从而有效解决了算账难、制订方案难、办理过程复杂的问题。

算账过程中,在不违背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七里河区尽量向农民倾斜,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并主动与征地项目方反复协商、详细核算,较好地维护了社区农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给予社区最大的自主权限

“秀川地区人多地少,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征地补偿款无力足额缴纳被征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七里河区政府负责人在谈及经验时介绍到。为此,他们反复研究分析,多方衔接协商,促使土地征用方平均为每名被征地农民支付了2.96万元(60%)养老保险费,比政策规定多支付1000余万元,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七里河区在工作中意识到,社区拥有对农民的直接管理权,最了解本社区农民的基本情况,全面详细的掌握着本社区农民的房屋土地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结构、就业收入信息等。因此,他们给予了社区最大的自主权限,最大限度地接受征迁农民的意见建议,从而确保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征迁工作。

技能培训 引导农民“谋就业”

就业是保障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就业渠道得不到持续拓宽,大家的长远生计就会出现问题。

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意愿和市场需要,七里河区积极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面向被征地农民先后免费开办了家政、月嫂、物业、电焊、水暖、园艺师等30多个专业方向的技能培训班,让他们迅速掌握一技之长,引导被征地农民从“等就业”转向“谋就业”。

截至目前,先后培训4361人次,就业率达95%以上。

同时,该区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重点探索由收租型、粗放型逐步转为实体型、专业型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将社区拆迁闲置资金集中向增值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服务行业拓展,增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就近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出路问题。

“一锤子买卖”变“一辈子保障”

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也使七里河区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工作的认识,也对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了新的体会。

谈及这些体会,七里河区政府负责人表示,首先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在征地工作中切实维护被征农民的切身利益上,确保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其次是转变传统的“土地防老”、“养儿防老”的保障观念,变过去漫天要价争征地补偿款的“一锤子买卖”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一辈子保障”。

此外,必须把政策性、原则性、服务性融为一体,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总结,才能逐步建立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让被征地农民放心、群众满意。

而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在评价“秀川模式”时这样说道,“秀川模式”的探索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体现了上级政策与基层实践的有效结合,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加以坚持、完善和推广。

【后记】

在此次会议上,记者了解到了这样两组数据。

一组是,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258.14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2.94%,说明四川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土地已经很难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

另一组是,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6月底,全省共有被征地农民58.98万人,其中,完全失地的有28.65万人,部分失地的有21.4万人。

记者同时获悉,目前,四川省已建立了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其中情况最为复杂的一项制度。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势头的迅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区面积向城郊农村不断扩张,城郊农民也逐渐失去了土地,被征地农民人数呈逐步上升趋势。

因此,全面建立和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享晚年,将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

新闻推荐

十八大代表风采录 李文祥坚守信仰半世纪

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于炮火声中宣誓入党;他在和平时期隐居乡间,生活艰苦却安贫乐道。半个世纪的默默坚守,只为心中那个崇高的信仰。他叫李文祥,今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先保后征,“秀川模式”引关注 七里河区创出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成功模式)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