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壮乡民俗醉游客 □本报记者 陈 媛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2-10-02 01:21   https://www.yybnet.net/

盛装迎游客 边唱山歌边纺线  

10月1日,右江区阳圩镇孟沙村那嫩屯到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因为在这一天,屯里迎来了“十一” 长假的第一批游客。

当天,热情的村民早早就等候在村口,几十个穿着民族盛装的妇女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游客一下车,她们就唱起了清脆悦耳的壮语山歌,歌词大意是“欢迎您到那嫩来做客”。虽然游客们听不懂,但是能深深地感受到村民的热情。

游客下车后,村民们并没有把客人请进家喝茶休息,而是派出几个姑娘手托着一根约3米长、系着红带的竹子,把客人挡在了路口。也许你会问,刚才还是热情唱歌欢迎,怎么就下了逐客令?这么想你就错了,村民并没有下逐客令,而是请客人喝酒哩!原来该村有这样的习俗:外来的客人不管男女老少,只有喝下了竹筒里的米酒才能进村。在这3米长的竹子上设有九个竹杯,竹杯里的米酒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游客喝下了杯中的米酒后才被热情地迎进了村里。

在村里,那嫩“乜兰”文艺队的队员们给游客带来了热情的歌舞表演。据了解,“乜兰”文艺队是孟沙11个屯的文艺队中最特别的,因为这个文艺队全部是女演员,而且都是已婚妇女。在壮语中,已婚妇女都称“乜兰”,但她们的教练和编导却是男的,能用八种树叶吹奏乐曲的“孟沙木叶王”罗柄权就是其中之一。

在露天表演场,那嫩村民还给游客展示了用织布机织出的五颜六色的壮锦、圆润香甜的糍粑……游客黄杨雨说:“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糍粑。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太好吃了,以后还会再来。”

据悉,孟沙村那嫩屯是右江区阳圩镇一个偏僻的山村,村民们的经济来源靠种植甘蔗、玉米、水稻等,但勤劳淳朴的那嫩人,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创造生活、改变命运。组长罗校权说,虽然今年是那嫩屯首次引来“十一”游客,但是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将那嫩打造成为一个特色民族村,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这里休闲度假,村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有奖问答难倒不少市民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从外表能看出来吗?”“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什么?”“你觉得艾滋病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吗?”……当天的宣传活动设立的两个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奖问答点吸...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壮乡民俗醉游客 □本报记者 陈 媛 文/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