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美国国会发布了华为、中兴“可能对美国带来安全威胁”的调查报告。华为、中兴均发布公告,称美国国会的指控毫无依据,并否认销售的设备存在安全问题。而随后,“思科是最大受益者”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18日,思科高级副总裁MarkChan-dler18日发布博客,否认美国国会发布报告是由思科游说的结果。
思科的角色
思科从1998年就开始游说国会,15年来累计金额高达1572.52万美元。另外,美国535位国会议员中有73位议员对思科进行了投资,另有数据表明,思科还在美国大选中捐助了1037857美元(约104万美元)。2011-2012年,给奥巴马的捐助为117360美元,给罗姆尼的捐助为38247美元。思科的政治行动委员会(PACs)2012年给两党的捐助资金为22.75万美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于2012年4月通过了《网络情报共享与保护法》(CyberIntelligenceSharingandPro-tectionActof2011,简称CISPA)。这项法案表面是防止网络攻击、保护网络安全,实际上绕开了隐私保护的相关条文,使监管方(政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获得网络用户的隐私信息。
安全隐患下的思科之殇
即便是全球最大的路由器、交换机骨干网络设备制造商思科,其产品存在漏洞以及安全后门等事件,在最近几年也不断遭到媒体的披露。这不禁令人思索:在既有“安全漏洞前科”和“美国封杀华为幕后黑手”的双重压力下,思科如何自证清白?
互联网建立以来,网络安全问题就一直在困扰着每一家企业,作为通信设备制造商,思科产品的安全问题也令思科以及思科的用户承受着压力。2005年7月12日,承载着超过200万用户的北京网通ADSL和LAN宽带网,突然大面积中断,事故大约影响了20万北京网民,随后北京网通相关负责人称网络中断的原因是互联网路由器出现了问题,而自中国互联网骨干网从架网开始,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思科的路由器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信息安全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启明星辰公司首席战略官潘柱廷指出:“中国的骨干网的接入设备大部分采用的是思科的设备,思科是目前世界上网络设备主要厂商之一,掌握着核心技术,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中国的信息网络会全面瘫痪,后果不可小觑。事实上,思科的交换机就曾经发生过漏洞。不管是后门也好,漏洞也好,都会对网络安全产生威胁。”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思科在中国20年,涉足很多领域,其中包括政府公共事业,金融、石油化工、军工等。毫无疑问,我们对任何一家企业包括思科没有任何偏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保证产品没有漏洞,毕竟产品没有完美的。更何况之前已经有了‘思科门\’事件,因此,在涉及到国家安全面前,我们需要更加理智和谨慎,我们需要设定相应审核机制,以最大程度确保中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天气逐渐转寒,燃气热水器由于即开即出热水,使用方便快捷,受到不少家庭的喜爱。但是燃气热水器如果安装使用不当,安全隐患也很多。购买热水器一定要索取发票,以便维权,七里河工商分局提醒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