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草根书记”杨兆顺的安居梦

来源:兰州日报 2012-10-09 21:10   https://www.yybnet.net/

在上海紫藤苑小区,居民们心口相传有这样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人物。他能一句话让扬言自焚的人放下汽油桶,让“五进宫”瘾君子成功戒毒,让濒临崩溃的青年重拾生活信心,让黄赌毒蔓延的小区变成了市级文明小区……他就是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小区的党总支书记,居民心目的贴心好当家——杨兆顺。

杨兆顺生于1957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曾在上海棉纺织二厂工作。80年代因产业结构调整一度下岗,一度成了“社会人”。他曾做过搬运工,看过仓库,开过出租车。80年代中后期,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社区管理培训班,成了居委会干部。1999年他来到了“动拆迁大军”的集聚地——紫藤苑小区,开始他收拾“烂摊子”的生涯。

初来紫藤苑决心要管也要帮

桃浦镇紫藤苑位于普陀区西北角,紫藤苑这个听起来很美的名字,却曾是普陀区最难管的小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普陀区最大的棚户区“两湾一宅”原址建起中远两湾城,老房居民大多动迁至此。随大军迁往的杨兆顺,做起了小区的党总支书记。

初来紫藤苑,杨兆顺在对小区里八千多名居民大走访时,被统计数据下了一跳。吃低保的493人,下岗待岗人员810人,受过行政处罚以上的332人,吸毒者48人。更让杨兆顺头疼的是,小区两旁的银杏路和白丽路上棋牌室、发廊、足浴室一家挨着一家。这里甚至有赌城“拉斯维加斯”和红灯区“阿姆斯特丹”的称号。

来到这儿当总支书记,杨兆顺仿佛坐在了火山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内忧外患”。他感叹道:“上海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小区了。”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杨兆顺,反而是给了他攻坚克难的勇气,杨兆顺对居委干部们说:“不管小区有多难,居民都是我们的叔伯、兄弟和姊妹,不仅要管,更要帮。”

没有退路“同流但不合污”

紫藤苑小区的特殊情况是出了名的,想管想帮但如何管如何帮呢?杨兆顺有套自己的方法。老夏是名刑满释放人员,1999年刑满释放后回到紫藤苑的他,由于单身一人,找不到工作,父母也不愿意接受他,性情沮丧又犯了毒瘾。杨兆顺找上门来,对其“严防死守”。后来,索性住在他家,不让他碰毒品,最终帮他戒掉了毒瘾,还帮老杨找了份工作。

老王也是小区内的刑满释放人员,2006年因为医疗纠纷,一手握装满汽油的雪碧瓶,一手拿着打火机,扬言要在医院门口自焚。杨兆顺赶到后,只说了一句:“我会遵守我们的约定,你也要言而有信。”于是,

老王放下了汽油瓶,同意和医院再次协商解决问题。

原来在老王刑满释放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之时,杨兆顺给了他200元钱,并为他落实了低保和工作。老王深受感动,他因此与杨兆顺约定:如果他有困难,杨书记一定会帮助他,但是他必须听杨书记的话。

有人曾问:这样的复杂情况,你不害怕嘛?有没有想过放弃?杨兆顺坦言:“人的本能有种恐惧,但是对我来说,没有退路了。习惯了,适应了就好,适应就融入,融入了什么都好办。”

杨兆顺告诉记者:“人要懂得感恩,从下岗工人到党总支书记,组织上对我这么好,我必须把工作干好,干出个名堂。在这个岗位上,上能为百姓分忧,下能为居民解愁。能把别人说难弄的地方摆平,我就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

邻家大哥热心肠无处不在贴心人

平时杨兆顺就爱走街串巷,竖着耳朵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谁家的电脑出问题了,谁家的电视“飘”雪花了,谁家的洗衣机不转了……居民的这些家庭琐事杨兆顺都记在心里。他常常说:“锅不热,饼不靠,只要我们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支持我们,配合我们、谅解我们。”

说起热心的杨兆顺,党总支副书记王立国感触颇深。王立国回忆说:2000年的一天,我被叫到居委会。杨书记了解到,我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丈夫患胃病,下岗待业。听到我不幸遭遇,他鼓励我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并帮我的孩子办理了低保。

往后的日子里,在杨兆顺的鼓励下,王立国一边去读书充电,一边尝试着参加居委会的一些日常事务。就这样王立国从外来媳妇到一名社区志愿者,再到一名调解主任,一步一步最终成长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1年10月她担任小区的党总支副书记,成了杨兆顺的好搭档。

王立国常说:“是老杨帮助了我们一家人,没有老杨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来回报社区,回报组织的信任。我要为居民群众多做事,做好事。”

紫藤苑残疾人助理员张斌也告诉记者,当年一场事故中,右手手指断了四根。因学历低,找工作屡次碰壁。那段时间,整天郁闷在家,是杨大哥主动上门劝解,把一个即将走向崩溃边缘的人拉了回来。杨兆顺鼓励他读书,并最终帮我找了份社区残疾人助理员的工作。”

湾人治湾安居乐业

杨兆顺常说,“光靠一个人,要管好小区

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调动小区尽可能多的居民的积极性,把大家发动起来,小区就和谐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紫藤苑有个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者服务队。无论治安管理还是环境整治。“一个党员一面旗”,小区处处显风采。100多名党员带头做到,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护好自家楼。

在党员的带动下,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改变小区面貌成为居民点的自觉行动。小区门口两条路,天天有三五成群的志愿者巡逻。老爷爷老奶奶戴着红袖章,拿着小板凳,索性坐在不良门店旁边,一发现可疑情况,马上报警,一经查实,立马处罚。如此一来,那些个黑店都如多米诺骨牌似地,一个挨一个关门。两年时间,丑恶现象越来越少。现在紫藤苑的保安队长,就是过去的“瘾君子”老夏,居民们都亲热地叫他“夏队”。

不仅如此,杨兆顺决心让所有居民都感受“两湾一宅”的“荣誉”:“不要以为两湾一宅是个被抛弃的地方,更不要因此放纵自己、放弃对未来的追求。”

他带着党员们在居委会门前的广场不断展览反映“两湾一宅”新旧变化的实物和照片。又开辟出40平方米的紫藤苑荣誉室:购粮证、煤球证,反衬着今天的富足,实实在在告诉大家两湾一宅从来没被放弃过。非但如此,杨兆顺还特别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荣誉感,只要参加社区活动,或在社区做过好事,党总支都会给孩子发一本象征着荣誉的“红本本”,思想意识从娃娃抓起。

如今,杨兆顺干出了成绩,也得到了荣誉。可是他时而自我调侃说自己是“草根书记”,他说:“有荣誉,我当然高兴,但荣誉都是大家的。我讲究的就是实惠,一切以居民生活为本,紫藤苑安居乐业是我最大的愿望。”□据人民网/程琦

新闻推荐

政府微博背后的“80后”“90后”

有了网络微博的政府,等于有了“第二张脸”。从2011年走到2012年,“有趣”的政府微博,已经成为中国一代年轻人追捧的流行。政府和老百姓对话的距离,一点点被拉近。这背后,活跃着一群“80后”。许多年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草根书记”杨兆顺的安居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