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理念的提出让各地游客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兰州,而作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日前,兰州市制定了《重要古建文物抢救性修缮和内外环境整治方案》,决定投资5000万元,用两年时间对金天观等重要古建文物实施全面修缮和环境整治,保护兰州的历史文脉,而安宁区也将在仁寿山修建微缩景观以及明清复古一条街。那么,其他散落在居民区的文物现状又如何呢?连日来,记者就此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
群众文化站里老人坚守护文物
记者采访的第一站是位于仁寿山附近建于乾隆57年的城隍庙,这里的城隍庙系一座庭院式建筑,如今是安宁堡街道的群众文化站,采访时记者见到了站长朱延有老人。这是一位喜爱书画热心文物保护熟知辖区历史文物情况的老人。他告诉记者,原来门前街口曾竖有碑坊,不过已于五十年代折除,经过整修如今的城隍庙大门古朴、飞檐翘首,上有砖雕屋脊及走兽。据资料记载南北陪殿幸免未被大火焚烧,原供有琪和送子娘娘。大殿脊高檐飞、斗拱精巧,殿内原置神龛城隍塑像及木桥,并有“威灵显赫”四字匾,系1947年赵学文撰写。现在的城隍庙不仅接纳群众居民祈福也是旅客赏玩佳地。据老人介绍,有史书将安宁堡载为“安凝堡”,寓意“安宁无患,不受侵害”,而且城隍庙不单是孤立的建筑,在这里曾有仁寿山古建筑群与其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五六十年代全毁,八十年代后又逐步建起了祖师殿、财神庙、药王庙、灵官庙、大圣庙、老子祠等12座庙宇。祖师殿门左旁置《安宁堡神庙记》碑石,此碑原立在安宁堡北城之上,真武祖师庙1986年移至此处。对此,朱延有说,除了现存的仁寿山朱文公祠珍藏的狮子崖和莲花坟古墓中的残石碑,安宁堡的很多石碑都被埋在刘沙公路及各水渠的渠洞上。采访时,老人告诉与记者同行的安宁堡街道负责文物保护的办公室主任张伟,道路修建时一定要与施工单位联系,注意保护好这些文物。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句俗语生动地构描出的曾是安宁堡乡民们的真实生活,而提及这里的其他文物时,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同样如数家珍,他们告诉记者,除了自然奇观“天斧沙宫”,天府神工凿就女王宫、河马出水、白蛇挥路等三十余处美景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带有传奇色彩的龙凤峡、明朝设地塘汛沙岗墩等旧址以及有着温暖故事的清朝水车和水磨房。而在安宁堡仁寿山天尊庙后出土的23件马厂陶罐已经被很好地保护起来。除此之外,一些居民也都是文物的保护者,如:在河涝坡村李多荣家珍藏有清左宗棠七言对联、东门村朱宗元珍藏的明铜香炉、东门村村民朱魁祖先留下的明清建筑堂屋三间,太师椅一对,供桌、装粮柜等物件等等,老百姓也都非常自觉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安宁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安宁区文物遗存较为丰富,区内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登记在册文物遗存点17处。全区已复查文物点近25处,新发现文物点11处,其中包括工业遗产4处,其他新品类2处。朱延有老人告诉记者,文物是祖先留下来的念想,是看得见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地方深厚的内涵。
文物属地保护搭起旅游大舞台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安宁堡街道非常重视辖区文物的保护,不仅依托仁寿山建成了有西北小江南之称的农家乐,还力争通过3—5年,打造集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园。在项目的实施方案中记者注意到,专家建议恢复重建古堡,建明清式的街景,城内四道八景,城隍庙、戏台、沿街店铺、驿站、小作坊、防城攻势建筑等照原景恢复。另设鼓楼书坛评讲、驼队马帮西出阳关场景,酒馆重现、安宁镖局复原、营房练兵。而仿古街百货交易、名特小吃街美味飘香,古城四周边利用新城桃花溪黄河水项目建护城河,从而让文物得到保护,游玩赏景美不胜收。
据相关资料显示,兰州目前拥有可移动文物12万余件,包括市、县级馆藏文物18000余件,省级其他馆藏10余万件。不可移动的文物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41处,市级文保单位15处,县区级文保单位101处,工业遗产146项,榆中的青城镇和永登的连城镇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同始终参与“华夏第一长廊”建设专家论证评审的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兰州历史文化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兼专家组组长张克复所言,一个区域固有的文化遗存是很珍贵的。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要靠我们后人来保持,来守望,来传承下去。文物的恢复与重建都要突出以地方文化特色为原则,尽可能地恢复老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遗产。
修复重建让文化与文物并存
而说到修复和保护文物,目前除了邓家花园,近两年来兰州市对重要古建文物的全面修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同时还制定了《重要古建文物抢救性修缮和内外环境整治方案》,决定投资5000万元,用两年时间对金天观等重要古建文物实施全面修缮和环境整治,保护兰州的历史文脉,为冲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打基础。
而修复一新与市民、游客见面的除了五泉山公园、白塔山公园外,位于张掖路街道的隍庙,除了特色鲜明的庙会,平日里也是聚文会友的佳地,也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淘宝者。采访时,记者遇见了一位寻找小人书、购买刻葫芦的浙江游客,他告诉记者,每到一处自己一定要到那里的古玩市场以及隍庙看看,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心中最爱的地方,并聚集着草根文化的精髓,似乎连贯着古今跨越时空,而且有很多地方特色文化。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散落在居民区的文物大都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除去价值还有浓浓的情感,而一些重建改建的文物也将以新的形象展示自身的光彩。据了解,经过市文物局调查了解,近期兰州市城市建设准备搬迁恢复修建的古居民宅、会馆、寺院还有双城门的广福寺、金塔巷的广东会馆、中央广场西侧面的二院古民宅,盐场堡的二院古民(西街30号—33号),临夏路已拆迁待异地建的居民宅三处等等,这些曾经被遗忘的文物如今如同一颗颗明珠一般,将被重新串连再放光彩。采访时,记者还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行走在城关区大街小巷,人们也会不经意间发现近两年路边、巷口、草丛中多了一些石碑,仔细看来石碑上记载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旧址。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开始关注这些历史文化的见证,因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就是散落在街道、社区、居民楼群中的这些文物。
新闻推荐
据《东方今报》报道,河南全省2011级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于12月27日、28日、29日举行。为了严肃考风考纪,省招办将对在此次学业水平考试中有违纪舞弊行为的考生,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单科或全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