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余友珍是武汉市洪山区东湖村霍家湾菜农。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攒钱,在湾里第一个盖起了三层楼私房,后来,她共拥有了3栋5层楼的私房。2008年开始赶上征地拆迁还建,她先后分得21套房子,成为拥有千万房产的“富婆”。从1998年起,余友珍到武昌区城管局当环卫工,现在月薪1420元。工作中,常常被人冷眼相看,但她仍然乐此不疲。余友珍说:“我想给儿子、女儿做个样子,不能天天窝在屋里坐吃山空。”
故事
21套还建房总价千万
武汉“富婆”环卫工余友珍,富裕后保持劳动者本色,面对20多套总价千万元的拆迁还建房,仍放不下手中的扫帚。记者7日在武昌区城管局采访时了解到,自1998年工作以来,身为合同工的余友珍坚持扫地14载。“拿了工资就得好好干活。”这是余友珍的信条。
1959年,余友珍出生在武汉武昌东湖村。初中毕业后,为谋生计,她先后做过菜农、车辆运输工、厨师等。1998年,经邻村好姐妹的介绍,余友珍进入武昌区城管局二桥清洁队,成为一名环卫合同工。此后,她一直坚守在长约3000米的责任路段,一干就是14年。
2008年,一个“拆”字让余友珍始料不及。她的生活也因此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这一年,余友珍自家的3栋“洋房”被拆了。“盖房子的钱都是一分一分挣来的,拆了心疼。”余友珍说。
余友珍告诉记者,她为了攒钱盖房子,每天在菜地里劳作,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不仅要为菜地浇水、挑大粪施肥,还得肩挑蔬菜到市场叫卖。几年下来,她把辛苦攒下的钱全都砸在了盖房子上。后来通过出租闲房,她又赚了一笔,加盖了2栋“小洋楼”。
房子没了,借着城市扩展的东风,靠着国家补助政策,余友珍“意外”获得了20多套还建房,其中5套计划今年能领到。按照地段均价,补偿房产的总价约千万元。
夜班加白班从未迟到
“补偿了这么多房产,你就别做环卫工了,在家享福吧!”很多好友听说余友珍分了房子,纷纷向她建议。余友珍却不这么想,她淡然一笑:“穷的时候怎么过,富了就该怎么过。”
据武昌区城管局二桥清洁队副队长付国炬介绍,除了几个好朋友,队里的人几乎都不知道余友珍有这么多房产。“从她外在穿着和工作态度上,前后丝毫看不出任何变化。”唯一的变化,她去年把骑了多年的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
余友珍的同事王腊英说,余友珍本人口碑很好,为人豪爽,任劳任怨。她清扫的路段在2011年被评为区级“巾帼文明岗”示范路段。余友珍连续3年被评为武昌区城管局年终“先进个人”。
记者7日在武昌区城管局采访时了解到,余友珍上班14年来,基本上从事夜班加早班工作。每天凌晨3点必须到岗,上午10点才能休息。她从未迟到,只为婆婆和自己的父亲办丧事分别请过3天假,其他时间没有请过假。
记者问她何时打算放下扫帚。余友珍的回答很肯定:“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她说,人活着就要干活。自己只有初中文化,有份工作做,总比闲着强。
“吃饭就得干活”
“收入不论高低,能做事就别闲着。”这是余友珍常对儿子和女儿“唠叨”的一句话。余友珍育有一对子女,均已成家。两人在找工作遇到挫折时,余友珍总是告诫子女:“吃饭就得干活,不能坐吃山空。”
余友珍的儿子今年33岁,高中学历的他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他先后闯荡深圳等地打工,也在家卖过彩票,觉得工资偏低,工作换了又换。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就在家待业,最长在家待业3个月。
对于儿子找工作的态度,余友珍有些担心。她说,年轻人最怕浮躁和清闲。“这山看着那山高,往往一事无成;一旦清闲了,就会变得懒惰。如果没有工作,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在一起就毁了。”余友珍告诉儿子,不论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只要不违法乱纪,她都不会反对,别闲着就好。
在余友珍的鼓励下,儿子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管理中心找到了一份当司机的工作,每月固定收入千余元。他说,非常感谢母亲,她用实际行动教育子女,懒惰是件很可耻的事。
余友珍还有一个女儿,今年25岁,在武汉市一家电影院做临时工。女儿学历不高,也没什么技能,找工作很吃力,曾想向家里要一笔“启动资金”开个门面,结果遭到母亲坚决反对。女儿说:“母亲态度很明确,说家里不是没有这笔钱,但要我们自食其力,不能指望家里的房子。”
讲述
凌晨赶早做事
“我记事开始,妈妈就靠种菜养家。晚上她提前把菜摘好,洗掉泥土,用麻绳捆好,一直忙到9点多。第二天凌晨就起来骑自行车去早市卖菜。”余友珍的儿子说。
“车子装的菜差不多有100公斤重,门前有个难爬的坡,妈妈骑不上去,我就得起床帮忙推一把。”那时,余友珍丈夫老曾在渔场值夜班,没法回家帮忙,卖菜只能靠余友珍一人。
凌晨早起卖菜的日子,在余友珍儿子印象里持续了10多年。
“1998年,妈妈做了环卫工,每天上凌晨3点钟的早班。她习惯了早起,所以不需要闹钟,到了上班的点会自然醒。每次醒来洗漱出门,总是静悄悄,怕吵醒我们。”喊子女“多做点事情”
余友珍的儿子因为工资待遇问题经常换工作。没有工作,他就在家待业。一段时间,他大约有3个月没出去做事。
“妈妈经常喊我们多做点事,不要闲着。她习惯说:吃了饭就得干活。一开始,这话听多了有些烦,看到她自己干活这么辛苦,我很内疚,就想早点找到工作。”
儿子眼中母亲的三个习惯
武汉“富婆”环卫工余友珍,拥千万房产后不放弃环卫工作,教育子女要勤劳。余友珍33岁的儿子说,她的一些习惯对后辈影响很大,“会像妈妈一样好好做事的。”
“其实妈妈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社会上有一些人游手好闲,靠打牌混日子,有的还染上了毒瘾。她说,要出去做点事,不论做什么工作,钱多钱少也无所谓,只要别违法乱纪,她都不会反对。”
“后来,我开始明白妈妈的道理。她不指望子女能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只希望能够承担一些责任。不做事,就没有责任,迟早变懒惰,出问题。”在余友珍的鼓励下,她的子女均已经找到工作。
生活节俭
“她节约惯了,舍不得买新衣服。拉开柜子,就是那几件。还有,很多年上班骑一辆破旧自行车,去年才换了电动车。”余友珍儿子说。
“她喜欢旅游,回来会跟我们讲她都去了哪些好玩的景点。收费参观的景点,她基本上不会去。她说景区纪念品比较贵,所以很少花大钱买。”
余友珍不仅自己生活节俭,还要求子女不能奢侈浪费。
余友珍儿子说:“东西买贵了她会说。手机换多了她也要说。我曾想过创业。她跟我说,创业要想好,有计划,有目标,不能东搞搞、西弄弄。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创业,等于浪费。”
“母亲总是放心不下我们。虽然都已成家,但她看来,我们还是长不大的孩子。她想做样子给我们看,让我们不要懒惰。我们已经看到了,真希望她不要再这样操劳了。”他说。 据新华社冯国栋
新闻推荐
【本报讯】5名男子在酒吧门前因不满一对“情侣”争吵,竟拳脚刀子相向,导致一名男子死亡。近日,西固公安分局刑侦一中队经仔细排摸侦破一起伤害致死案,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2012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