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仕途争议声中扶摇直上

来源:兰州日报 2013-02-26 18:57   https://www.yybnet.net/

1993年,37岁的耿彦波当上了灵石县委副书记。两年后,他当选为灵石县长。对灵石老城进行拆迁改造中,由于手段强硬,有人开始骂耿彦波。在其离开灵石前往榆次任职后,甚至有群众在灵石新城摆了三个花圈送给他。

争议声中,耿彦波的仕途仍扶摇直上。

2006年6月,耿彦波担任太原市政府副市长,分管城市建设管理、国土、规划等方面。

上任后,他就提出:2007年是太原的城建年,太原要“建设一个新城,改造一个旧城,挖掘一个古城”。

只是,还没来得及施展手脚,2008年1月,耿彦波就被调往大同履职。

来到大同后,作为“城建狂人”的耿彦波被寄望颇高。确定发展规划后,耿彦波向街面上多年拆不掉的违规建房开刀。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有人示意耿彦波:某处有几十套门面房是某领导的,可不可以手下留情?耿脸一沉,就给拆了。

大同人兴奋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市长!”此后,一些大同市民开始支持耿的造城计划,个别人,没地方住都愿意搬迁。

硬件好起来后,老百姓开始希望耿彦波在提升软件方面也有所作为。

在耿彦波之前,“活力不足,人浮于事、安于现状”,几乎是外界对大同官场生态的普遍感受。一名公务员私下透露,“(自己)8小时内工作能做好就不错了,更不要谈节假日加班。但是耿市长就不一样,几乎每个周末都在加班”。

更少见的是,他很少在办公室里安坐,他的办公地点通常在工地或者街道上,随时开现场会,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市长带着各部门几十号人马走在街头,已成了大同一景。

一名官员介绍说,现场办公,大部分时间,耿彦波不苟言笑,下属们注意力都保持高度集中,因为他随时会点到你。大同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毫不夸张地说,耿彦波抓起一把灰土,就知道沙和灰的比例,谁也骗不了他,好多工程都是他看了后返工的。”

“一个市长怎么能管沙子和水泥比例这么细的工作?这是工程监理的活。”有官员质疑他。另一种声音是“为什么沙和灰的比例都要市长来管?”

对于耿玩命似的工作作风,一名不愿具名的大同干部称,“耿彦波改变不了大同,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慢节奏。现在大同的事情往往是他一个人着急上火,很多人却慢条斯理。”记者在大同多个市级部门走访亦碰见,公务员上班时间看报纸、上网聊天。而多位大同人对公务员的效率亦多有微辞。

对于耿彦波能多大程度上革除官场积弊,多位政界人士并不看好。2010年,大同遭遇建市60年最大的一起官场地震。

彼时,因接受私营矿主李克伟的巨额贿赂,大同市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王雁峰,大同市原公安局局长申公元、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巩安库,相继落马。当地政界人士认为,经历“地震”后,大同官场元气大伤,但积弊并未根除。

山西政界人士认为,耿彦波急的原因是因为他太了解官场,留给他的余地其实很有限,相较于大同的经济转型之艰、吏治的涤清之难,城建也许还算是个见效快、易作为的领域。这也是他的一贯招数,而且“每每尝到甜头”,从灵石、到榆次、再到大同,城建均是耿最有政绩的地方。

“无限风光在险峰你知道吗?”在太原市迎泽大街,这个耿彦波曾经倾力打造的“太原市的客厅”,一名浸淫山西政坛多年的官员慢悠悠地反问记者。而他对耿彦波的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至2006年间,耿在山西省政府副秘书长、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任上,居然改扩建了隶属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山西晋祠宾馆。据《瞭望东方周刊》

新闻推荐

湄公河案四罪犯昨日伏法

【新华社昆明3月1日电】1日下午2点,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警到云南省看守所对糯康等4名罪犯进行提押,这意味着之后马上就会对他们执行死刑。4名罪犯伏法,将告慰无辜被杀害的13名中国船员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仕途争议声中扶摇直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