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个性市长耿彦波

来源:兰州日报 2013-02-26 18:57   https://www.yybnet.net/

连日来,山西大同千人相送原市长耿彦波成为各新闻网站的热点话题。一场声势浩大的挽留官员的活动,也将这位外界相对陌生的地厅级干部推向公众面前。赞誉、怀疑、传言、质疑纷至沓来。

这并非耿彦波引发的第一次风波了。在大同市长任内,他作风强硬,特立独行,饱受争议。市民对这位市长的评价呈现两极,被拆迁者多骂之,而未被拆迁者多有褒扬。

耿彦波到底是好官,还是坏官?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大同市民和企业负责人均未直接作答,但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耿彦波是一个愿意做事的官员。

至于做事的结果和过程,在很多人看来,耿彦波还是个“争议官员”。耿对这个有贬义意味的词耿耿于怀。他曾表示,他不情愿被人这样定义,自认并不另类;之所以被误解,是因为自己的行事作风,做事义无反顾,认定的一定坚持,不到黄河不死心。

耿曾说过,他要做最好的市长。对于外界的褒贬,耿彦波说:“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时间是伟大的评判师,会评说正确与否。”

“造城市长”

2月7日,山西省委决定,耿彦波任太原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8日,山西省太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会议决定,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副市长、代市长。

这是一项稍显突兀的人事调动。就在几天前,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还被山西省委组织部公示为大同市委书记的考察对象。

突然从“大同书记”考察对象变为“太原代市长”,似乎未对耿彦波造成多大影响,他很快进入新角色,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立即率领太原市政府官员展开密集调研。出乎意料的是,耿彦波此前主政下的大同,自8日开始,连续多天有太原市民到城市广场聚集,举着耿彦波的巨幅画像,拉着“耿彦波市长大同需要你”等横幅,签名要求耿彦波继续留在大同。大同市宣传部门官员对外称,市民挽留耿彦波的活动是自发的。

耿彦波生于1958年,山西和顺人,一直在山西任职。他从通讯干事做起,工作19年后方升为灵石县县长,2003年担任榆次区委书记,次年调任山西省委副秘书长,2006年改任太原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城建工作。

履历显示,耿彦波职务变迁频繁,基本上很难在一个职位上任满5年。2008年2月,耿彦波被调到大同,任代市长。鉴于此前的频繁调动,上任之初的耿彦波即向省委领导表示,希望能在大同市长任内干满一届。耿彦波试图用5年时间在大同做出一点事。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耿彦波是一个有所追求的官员。就任大同市市长之初,他即出第一把火,要求在大同古城内的所有建设项目停工。在耿彦波头脑中,他早有规划: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同,理应保留文化遗产,至少要将古城恢复到明代格局。

耿去得最多的是工地,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镜头或画面是,其皮鞋上沾满泥灰,在工地上检查工作。据其身边的官员说,耿一天的睡觉时间基本在5个小时左右。在下属的眼中,耿在用行动兑现自己抢在一届任期内完成他改变大同面貌的承诺,并为此夙兴夜寐,加班加点。

大拆大建随之展开。而耿彦波开始展现其强硬的一面,他对工程进度要求严格,抵制拆迁者多被行政强拆。这也使得耿彦波获得了“造城市长”、“耿一指”、“耿指倒”等外号,意即他指到哪里,哪里就得拆掉。

大同市民焦先生多年前通过法院拍卖得到古城内的多间店面,在古城改建中被要求拆迁,但一直未能达成补偿协议,后被政府强拆,强拆并无合法手续。焦不服,启动行政复议程序,至今,该行政复议仍中止在山西省建设厅,拖延一年有余而无果。

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著名拆迁律师王才亮称,大同的拆迁在全国具典型性,可以说是违法拆迁的代表。“大同大拆大建,完全不按此前的《拆迁条例》和最新施行的《征收条例》行事,决策全凭长官意志。”王才亮称。耿彦波头上褒贬交织,但受访者皆承认,大同已今非昔比。一位中央媒体驻山西记者称,建国60多年没有多少变化的大同,却在耿赴任后的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说,因为工作关系,他常去大同采访,以前道路窄,城市灰蒙蒙的;但现在变了,道路宽敞,交通便捷,市容亮丽。

“争议官员”

耿彦波的强硬作风在媒体的细节描写中异常鲜活,仍为其赢取了不少赞美之声。

他很严厉,大小干部挨他骂是常事,而且骂得狠,最厉害时甚至会动手——看到工程不过关,他直接将矿泉水瓶往施工人员身上扔;他能一把摸出沙子和水泥的比例是否得当,如果质量不行,他会一把抓住对方胸口,把水泥摔过去。

某小区冬天未供暖,有居民给耿彦波打电话求助,耿当时就带着相关局领导赶到小区,看完后即批评物业经理:你还叫人吗?你父母来也这样对待?然后下令马上拉煤给小区供暖。

在大同,关于耿的故事很多。百姓口口相传的是,见市长比见局长更容易。在普通民众心里,耿彦波与以前的大同市长完全不同,富有个人魅力,颇受爱戴。

“千人挽留的说法是网络炒作,人数没有那么多。”上述媒体同行表示,当地官方曾就此回应过,可能参与人数约百十来人。在网上公开的照片中,下跪者也只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在看热闹。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大同相关人士表示,老百姓所谓的自发上街挽留,可能另有蹊跷。一位从事公共事业的企业负责人反问:你想想,如果没有利益关系,谁会为一个离开的官员搞这么大声势的挽留活动?

前述媒体同行则表示,如果说大同市民不希望耿市长调走有原因的话,一则是喜欢这样风格的官员,二是担心耿走后,规模庞大的未完工程以及与之相伴的建设资金筹措、拆迁居民安置、工程款支付等问题会“烂尾”。此前,耿对市民和企业多有承诺。

值得注意的是,千人挽留耿彦波活动倒逼大同

市政府紧急出面表态。春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大同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李俊明承诺:政府工作是连续的,新官会理旧账,并承诺做到“五个凡是”:凡是已经开工的政府工程,要加快推进;凡是房屋被征收的住户,要妥善安置,确保回迁;凡是已经开工、手续完备的政府工程,要按进度拨款;凡是依法经过招拍挂程序,按合同付了土地出让金的,要尽快交付净地;凡是已经签约落地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

但一位山西媒体同行表示,虽然总体来看,百姓对耿的肯定多过批评,但对于百姓而言,最关注的应是民生问题,而非城建。在过去多年中,很多人认为,大同的教育投入不大,职工工资水平较低,房价高企,医疗、社会保障缺乏亮点。

据《华夏时报》陈锋/文

新闻推荐

注射死糯康今日在云南刑

【据新华社电】记者从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10·5”案四名罪犯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将于3月1日在云南昆明被依法执行死刑。据介绍,糯康犯罪集团杀害13名中...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个性市长耿彦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