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间组织7支实践队赴云南支教,给3所学校筹建了17个班级图书角,3年募捐到7万余元用以修建希望小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四生郭召旭,从大一暑假在家乡免费开办辅导班到现在,这个来自云南山村的90后大学生,在全国10地组织起473名大学生志愿者,靠着业余打工和在校园里收废品等募集到了7万元钱,为家乡修建希望小学。
“2010年大一暑假,我和几个同学在家乡做家教,但小孩子家庭都太困难了,我们就把学费都免了,从那开始我有了做公益的念头。”郭召旭来自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的花朗乡法地村,在这个90后男孩的记忆中,五六岁时家乡才通上电,全村也仅有20多户人家。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2009年郭召旭终于走出了大山,来到了青岛读大学。“在我们那里,要从山里走出来太难了,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孩子。”那年暑假郭召旭开始筹备“彩云协会”公益组织,一年后协会在云南省镇雄县成功注册,成为了共青团镇雄县委员会领导下的青年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
“我们没有资金就自己打工,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大家都用在了干体力活上,十几块钱十几块钱地攒。”郭召旭拿出了自己省下来的2000元奖学金和助学金,然后带着协会的成员们,在校园里捡瓶子收废纸,去周边的建筑工地上安开关、刷墙、拖地。
郭召旭告诉记者,每次他们几个志愿者干两三个小时的体力活,也只能挣八九十元钱,但这些看似不多的钱,却能给国家级特困县镇雄的孩子们带来童年的游戏记忆。据青岛新闻网
新闻推荐
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可有些人对养生有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必须要遵守养生“规矩”。专家提醒,养生过度反受其害。食物代替医疗养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