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林志梅的“预防”人生

来源:兰州日报 2013-04-09 18:01   https://www.yybnet.net/

她,一头齐耳短发,一身藏青制服,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走起路来腰杆笔直。

她16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带领南京检察预防团队干成了近十件全国一流的预防大事,创造了一系列为实践所证明、为社会所认同、为领导所赞誉的预防工作新载体、新机制,形成了以“预防三宝”为代表的南京预防模式,开辟了检察预防的一片新天地,为南京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全省领先、全国一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理念转型——从“治病”到“防病”

她就是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

林志梅做好预防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最初来自于她在反贪部门工作时办理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

南京中信证券公司原副总经理——四十岁的缪洁,为了给朋友帮忙,因涉嫌挪用公款、贪污,被南京市检察院立案查处,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缪洁一边大哭一边用头撞墙:“如果知道那是犯罪,打死我也不会干。”因为缪洁的呼号和泪水,林志梅的工作理念,却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黄帝内经》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从“治病”到“防病”——林志梅的工作理念,完成了一次彻底的转型。

宣传“布道”——让预防工作家喻户晓

预防处刚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工作应该怎样开展,有一天,处里接到了一份请求派员去企业讲预防课的函,林志梅自告奋勇地“抢”下了任务。

两个星期后,她半是忐忑,半是自信地走上宣讲台。这是她第一次上台宣讲预防职务犯罪知识,三百多双眼睛盯着她,她心里有些慌。

读稿子的时候,她抬头看了一眼台下,回到稿子上就找不到读到了哪一行。她便另起一段读,台下哄堂大笑:“读过了,读过了!”

出师不利,没有阻挡她执著的脚步。作为一名预防人,必须练就好口才,要有好口才,先得吃透法律,吃透案例,吃透讲课单位的需求。林志梅全身心地投入。

1996年讲《公司法》,1997年讲《刑诉法》,凭着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从读稿到脱稿,从借鉴到原创,从讲法条到讲案例,从反映平平到好评如潮,林志梅愣是一天天讲出了名气,讲出了超高的回头率。

她甚至到金融培训中心去讲,到自学考试的课堂上去讲,到大学的课堂上讲……

至今,她已经成功宣讲了300多场。她的预防宣讲已经成为品牌,经常会被一些单位“百度”后邀请去讲课。

2001年,林志梅被提拔为预防处副处长,“家喻户晓”的目标和追求融进了她的工作思路。

她想,家喻户晓就是要广为传播,而现代社会最为有效的传播媒介就是电视。“南京市‘金穗杯\’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电视大赛”成了林副处长的“第一把火”。

林志梅邀请专家编制了《职务犯罪预防1000问》,自己又将问题编成21套问卷,分发给所有参赛选手。

比赛规模前所未有。以南京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参赛队,在10个区进行12场预选赛,然后通过3场复赛和1场决赛,进行最终的冠亚季军角逐。16场比赛将全部在电视台现场录制完成。

16场比赛,48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96名选手登台竞技,1700多名方阵队员擂阵助威,6000多名观众现场观看,收视率高达100万人次以上。

这场比赛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列入了全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大事记”,载入我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史册。

2004年,由林志梅策划和组织的“学习预防条例,增强法制观念”大型文艺汇演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这在全国也尚属首创。来自南京13个区、县辖区内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3000多人都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活动中来。

2007年开始,已经就任预防处处长的林志梅,对于“家喻户晓”的目标又有了新的追求。她要把普遍撒网式的宣传做精做细,更有针对性。在时任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志伟的鼓励下,决定组建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

2007年3月,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诞生了。这支崭新的队伍从一开始就是高标准,严要求。

宣讲团第一次绚丽登场,是在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工地。这个工程是京沪高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长9.27公里,累计投入46亿元。

因为不能耽误工期,宣讲团选择在工人休息期间,在工地上讲。面对100多个工地上的工程管理人员,四名宣讲队员身着检察制服,佩戴着红光闪闪的检徽,依次上前演讲。

短短二十分钟的演讲,既讲了法律知识,又讲了生动的故事,既有犯罪嫌疑人的沉痛忏悔,又有来自嫌疑人家庭的声声呼唤,发人深省,催人泪下。林志梅在台下看着,满眼泪花。

第一次成功后,宣讲团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高校,走进医院,成了一支广受欢迎的队伍。从成立到现在,宣讲团已经讲了300场,听讲官员达8万多名。

同步预防——工地上来了检察官

“工程上马,干部下马。”这句曾经让人耳熟能详的话,道破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反贪出身的林志梅,更是一次次见证了这样的现实。

“如何能够防止这样的悲剧发生?”2003年,就任预防处副处长不久的林志梅在思考着。

就在这一年,在林志梅的推动下,南京市检察机关开始介入重大工程预防职务犯罪,开展争创“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优”活动。

紧接着,“百项重大建设工程”预防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地铁工程、奥体工程、长江二桥、三桥工程……几乎南京所有的重大工程项目都可以看见林志梅和预防干警们的身影。

重大建设工程预防由点而面全面铺开,在全国属于首创。

2006年,南京江宁大学城某大学建设项目启动,当时该项目已经被纳入“百项重大建设工程”预防活动。

但是,当检察官上门时,大学却并不欢迎,后来,大学终于尝到预防工作的“甜头”。学校校长还专门送来锦旗,并由衷地说:“谢谢你们。是检察机关预防的介入,保住了大学的名誉,救了我们的同志。”

原来,就在预防介入半年多后,检察院接到举报,说学校一个分管建设的处长拿了人家的5万元。

白下区检察院反贪部门立即展开初查,了解到,那位处长确实拿了别人给的钱,但在预防部门介入后,他又把钱退了,最后没成案。

得知这一情况,时任白下区检察院检察长的姜旭光开玩笑说,“你们预防小敲小打,还真把我们的案子给撬掉了。”

“预防工作的效果,有时还真的没法统计。现在我知道,我的工作值了!”林志梅笑着说。

永攀高峰——搭建预防新平台

也是在2003年以后,林志梅和她的同事们,一起打造了一个预防职务犯罪的崭新载体——“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

从开始时的举步维艰,到后来全市1200多家单位参与,几乎涵盖了南京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活动参与面之广、影响力之深,当属全国之最。

“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先进单位,必须是“单位无职务犯罪案件发生”,并且“干群对预防工作满意率达到98%以上”;必须达到“单位职务犯罪案件涉案人数占总人数的0.5‰以下,干群对预防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等等。

九年三轮的“争创活动”,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职务犯罪发生,不仅全市金融、行政执法机关等行业系统职务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就连大型企业也从中获益。

“我们最早参加无职务犯罪争创活动,十年连拿了三块奖牌。奖牌的分量有多重?公司上市时加了分是因为这块奖牌,金融危机时银行肯贷款是因为这块奖牌,浙江一家大公司与我们合作也是看重这块奖牌。”江苏开元集团监察室主任陈一清说,“400多号人的单位十年里没一个举报,没一起犯罪,林处长付出的心血最多,这‘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

今年,南京的“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被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称为“构筑起了具有南京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人民防线”,被高检院誉为“开创了大都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模式”,并作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机制的成功典范在全国推广。

林志梅的雄心绝不仅于此。2007年5月的那个夏天是她预防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南京大学法学教授、南京大学犯罪与控制研究所所长狄小华。借助南京大学的理论资源,与检察预防工作实践结合,从而开展深层次职务犯罪预防研究的想法油然而生。

2004年3月30日,由南京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指导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南京大学法学院三方联合组建的“南京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指导中心”在南京市检察院挂牌成立。

任何工作的开展,林志梅都不会浅尝辄止,也不满足于“小富即安”。在林志梅的指导下,2007年,白下区检察院与金陵科技学院共同成立了金陵预防职务犯罪研究所。林志梅敏锐地感觉到,正在兴起的南京预防理论研究,其实更需要拓展视野,放眼全国,吸取更多外地预防工作先进经验。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办一次全省、甚至于全国预防理论研究论坛呢?”为此,她多方奔走,谨慎求证,厚厚的可行性调研报告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支持,终于成就了这次被公认为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部门自主创办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广,最精彩、最经典、最和谐”的论坛。

2008年,林志梅乘胜追击,组织栖霞区检察院与辖区十多所大学共同成立了栖霞区预防职务犯罪研究会,至此,全国首个预防职务犯罪专家阵营初见雏形。

56岁的林志梅把自己的成功形容为“铁树开花”。开花的,并不只是林志梅。南京市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已经从开始时的蹒跚起步,变成春色满园,万紫千红。

林志梅就是这座花园里那个始终充满激情、不知疲倦的园丁,带领着预防团队耕耘出了这样一片美好的园地。据《清风苑》

新闻推荐

意大利一家报纸收到邮包炸弹

【据新华社电】意大利警方9日说,《新闻报》办公室当天收到一个邮包炸弹,不过炸弹没有引爆。《新闻报》在网站说,“(炸弹)里面是一套机械系统,尽管没能起作用,但却有能力引爆这个装置。”这家日报同时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林志梅的“预防”人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