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冠心病,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在临床中发现,很多患者乱戴冠心病的“帽子”,一旦出现胸痛、胸闷、不舒服、心慌等,就与冠心病挂钩。还有些人因为一次体检发现早搏,就擅自服一些冠心病的药物。还有一些中小医院的医生为慎重起见,对冠心病的诊断明显“扩大化”。其实,80%以上的早搏根本不需要治疗。因此,正确认识、及时筛查、科学治疗冠心病显得十分重要。
半数人错戴了冠心病的“帽子”
据第二炮兵总医院心胸外科主任陈秀博士介绍,从近几年接诊情况来看,每100个就诊者中,至少有50个人错戴了冠心病的“帽子”,这充分说明对医学知识十分缺乏。
陈秀主任告诉大家,胸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过于悲伤和兴奋、吃得太饱、急爬楼梯导致胸痛,都可能是冠心病发生心绞痛的诱因;有诱因的胸痛提示有冠心病的可能,没诱因的胸痛也可能是冠心病。但如胸沉、胸闷、胸紧,或是胸部有时出现刀割、针扎的感觉,这些大多都不是冠心病。冠心病的“胸痛”确实大多发生在胸部,但并非绝对局限于胸部,也可出现在肩部、背部等。还有的冠心病发病时表现为嗓子紧、牙关紧等。所以说,千万不能被“胸痛”二字所误导。
误诊冠心病危害大
陈秀说,如果被错误诊断为冠心病,不但浪费钱财,还会造成以下危害:
精神负担重。当一个健康人被错误地戴上冠心病“帽子”后,他可能会从此承受沉重的精神负担,不仅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会诱发其他疾病。
药物副作用蓄积。长期错误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久而久之,会造成药物副作用蓄积。
降低生活质量。心理压力持续,会导致失眠、乏力、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丧失劳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耽误其他疾病的治疗。胸痛等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误认为是冠心病,可能会错过其他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
5种方法科学筛查冠心病
冠心病分为有典型症状和没有典型症状两大类,没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只是胃部不适、恶心或牙痛、颈椎痛等,像这种情况,极其容易被漏诊、误诊,甚至可能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导致猝死。所以,当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陈秀主任说,筛查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心电图、64排以上CT、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血管内超声。
留意冠心病的预警信号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就说明已发出了冠心病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
运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减轻、平卧时加重者;经常感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不想动或贪睡者;时常头晕、头昏,有时甚至不能站立者;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3至5分钟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休息后自行缓解者;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慌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跳加速、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者;当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就会引起心跳加速、胸闷者;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七个措施预防冠心病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能否扼制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积极预防也非常重要。
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减少热量的摄入,少食肉类,增加运动量。
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坚持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够减缓血管老化,如步行、打太极拳等,每次活动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但要量力而行,不可运动过猛。
均衡膳食:饮食做到低脂肪、不甜不咸、少食用油炸烹调的食物、多食纤维素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薯类)等。
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调节生活上的压力,通过运动来缓解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不吸烟、少喝咖啡和浓茶。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的人饮食要清淡,少摄入食盐,多吃蔬菜、豆类等含钾高及含钙高的食物。
降低血脂:膳食应低脂肪,多食青菜和素食,使胆固醇维持在理想水平,可达到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或不加重冠心病的目的。□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防卫省负责钓鱼岛“防卫作战”的一名重要官员,3日凌晨(当地时间)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当场死亡。日本防卫省证实,这位官员是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总司令部)的特殊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