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日央视新闻一则报道说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旅游团的领队几

来源:达州晚报 2013-05-07 15:30   https://www.yybnet.net/

5日央视新闻一则报道说,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旅游团的领队,几乎没有不被抢的。一些铤而走险者盯上中国旅游团,是因为中国游客的购买力惊人,又往往习惯现金支付方式,还有导游大多由领队兼任,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读到这个报道,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很兴奋地说起在华尔街扫金的“中国大妈”。朋友说,让老外看看,中国人也富了!语气里洋溢着国家自豪感。这样说来,外国的小偷劫犯盯上了中国领队,对个人是损失,对国家来说,也是很有“面子”的。

在美国扫金的中国大妈,在欧洲扫货的中国游客,一定程度上确实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的指标。中国的面子,要全面地看,综合地看。

在权利得不到应有尊重的普通人看来,“中国大妈”只是中国富人的面子,不是中国的面子。中国要在世界上有面子,首先要让普通人生活得有面子,有尊严。一个国家的面子真不是钱,而是公平,资源分配的公平,权利的公平。有公平的社会才是一个整体,全体社会成员可以共享一个面子,才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否则,你有你的面子,你的面子不干我事。如果事情仅仅关乎面子,没有必要这样绕舌;在面子问题上没有共识,反映的是社会的割裂。这才是令人深怀忧惧的。

中国要在世界上有面子,首先要让普通人生活得有面子,有尊严。

·无名·

据多家传媒日前报道: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公安分局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摧毁了孝闻街一个吸毒窝点,抓获了6名吸毒人员。让警方惊奇的是,这6名吸毒人员全是七老八十的退休人员。他们无所事事,精神空虚,常聚在一起打麻将,有的人为了“提神”,开始吸食毒品。吸食毒品可是名符其实的“高消费”,每天达500来元。几年下来,6位老人已吸掉300余万元,不但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和儿女孝敬的钱,有的人还想方设法准备卖房子,有个老人“弹尽粮绝”后,竟自制了弓弩,准备去抢劫筹措毒资。

六个寿登耄耋的人,竟成了可怕的“烟灰”,实在让人惊骇。

谁不知道,毒品“臭名昭著”啊。身为退休老人,不可能不知道,为了拒毒品于国门之外,我国不但打过留名青史的“鸦片战争”,而且至今举国上下仍在毫不松懈地向毒品宣战。毒品如同“万能胶”,谁一旦沾上,“请鬼容易送鬼难”,很可能得“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吸毒败家毁业,亲人歧视,世人鄙视。而长辈的言行往往又是晚辈模仿学习的榜样,为人父者,起码得自尊自重自爱,给子女做好“样子”。我们不苛求老年人省吃俭用为晚辈留下多少遗产,可也千万不能给子女留下还不清的“毒债”和无尽的羞辱嘛。长辈成“烟灰”,让年轻人学什么?难道也学吸毒,当令人厌恶的“瘾君子”?如果那样,后辈还有什么希望?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抛开这些大道理不说,吸毒对身体的伤害更是惊心动魄。老年人吸食毒品,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极容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引起猝死。因精神紧张、焦虑、心慌、气短,还容易产生幻听、幻视,严重的往往自杀身亡。谁都追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老年人远离毒品就是最好的延年益寿,比养生保健,吃鹿茸虫草都有效。而老年人吸毒,无异于自寻死路!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无所事事,所谓“精神空虚”或许是客观存在。而填补“精神空虚”的办法很多啊,有书法画画特长的,写写画画可也,有读书看报习惯的,读读书看看报可也;有旅游爱好的,趁走得动出去走走可也。即使没有特长爱好,当“研究孙”,为子女减轻后顾之忧,让晚辈全身心投入工作,也不失为“发挥余热”嘛。哪怕没有特长爱好,也缺乏旅游的经济基础,连当“研究孙”的机会都没有,三朋四友打打扑克牌、下把象棋,同样可以打发时光啊,千万不能用毒品去填补“精神空虚”。靠吸食毒品满足精神需求,那是饮鸩止渴,惹火烧身,牵狼入室。

更可怕的是,据宁波警方透露,“六老”吸毒并不是个案,吸食新型毒品正向老年群体蔓延,且成逐年上升之势。事实在拉响警报:我们除了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向青少年进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教育外,对老年人“染毒”同样不能掉以轻心。为了弥补老年人的“精神空虚”,除了子女要承担起对父母的赡养责任,“常回家看看”,多给长辈“精神抚慰”外,全社会更不能忽视老年人的吸毒问题。国家除了要依法依规给老年人发放退休金,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健康”。“老有所养”除了物质的供养,还应包括精神的滋养。要力所能及地组织老年人学习时事政治,使老年人也能“与时俱进”。

据笔者观察,不少单位对退休老人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及时组织退休老人传达文件,学习时事政治,因而那些老年人身心健康,精神愉悦。而有些单位对退休老人撒手不管,除了老年节开个座谈会,平时对老年人“敞放”。有些单位一年到头连座谈会都不开一个,有的“老年活动室”除了摆几张麻将桌,别说书刊,连报纸都不订一份。老年人可能为实现“中国梦”出不了多大的力,但至少不能因精神空虚而做吸食毒品的“噩梦”,成为社会治安的隐忧吧。读者朋友,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惊骇“六老”吸毒

·刘秀品·

新闻推荐

家电也有安全期!

家电电器虽然是耐用消费品,但不等于是“永久消费品”,到了使用年限就该报废,如果超过使用年限仍然使用,电器中各种元件老化,不仅耗电量增大,而且还很容易造成噪音大、工作效率低等弊端。更重要的是还会...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日央视新闻一则报道说赴欧洲旅游的中国旅游团的领队几)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