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名小朋友在山东滨州街头涉水前行。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7月10日,一位杭州市民“全副武装”骑行。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进入7月,盛夏的味道越来越浓,南方大部已经连续数日笼罩在高温下。
但在北方则是另一番光景,充沛的雨水连绵不绝,甚至让不少地方“泡了汤”。为何近期出现“南晴北雨”的天气格局?中央气象台有关专家就此进行了解读。
“北方地区长时间的降雨,主要是由于近期副热带高压稳定地控制了我国长江下游及以东地区,而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强盛,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方输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在西南暖湿气流强盛的同时,北方又有弱冷空气南下,与来自南方地区的暖湿气流在华北东南部到西北地区东部一带交会,造成这个区域长时间降雨。
孙军表示,预计这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比较长,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主要降雨阶段出现在8到10日,降水天气系统从西北地区东部自西向东移动,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南部、东北南部,而四川盆地西部的降雨系统基本维持少动;11日至12日,降雨主要出现在华北中南部和西北地区东部;12日以后,雨带略有北移,主要出现在华北中北部到东北一带。
谈到北方持续降雨是否“异常”的问题,孙军表示,“北方每年都有一段多雨的季节,华北正常的雨季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而今年雨季提前到了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和常年同期相比,近期降雨肯定偏多,但从整个夏季来看未必异常,可能只是降雨时间出现的早晚问题。”
北方“泡汤”的同时,我国南方大部正遭受高温炙烤,其“罪魁祸首”也是副热带高压。在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内,云和水汽不易积聚,天空晴朗少云,出现高温晴热天气。孙军介绍,预计南方高温将一直持续到12日。“12日以后,如果今年第7号超强台风‘苏力\’在东南沿海登陆的话,可能对南方高温天气有一定缓解。”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今年第7号强台风“苏力”于10日凌晨2时加强为超强台风,这也是今年生成的首个超强台风。10日8时,“苏力”的中心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东偏南约152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未来24小时对我国海域无影响。
特别提醒
雨季要防车辆“呛水”
随着雨季到来,在大雨中和城市积水路段行车,如何避险成为有车族关注的话题。
如何防止车辆“呛水”呢?鞍山汽车维修业人士介绍说,一般情况下,车辆缓慢通过15至20厘米水深的路面没有问题,但当积水超过轮胎的中心线,最好就别再继续前进了。而一旦车子在水中熄了火,车主千万不要再次打火,以免发动机“呛水”,而应当保持原地不动,并马上给汽车救援中心打电话,或是给熟悉的修车行打电话请求拖车。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确定是车子进水了,即可马上打电话报保险。
趣闻
道路水流翻滚 村民淡定搓麻
据报道,暴雨中的四川都江堰胥家镇,部分道路、农田被淹,柏河村主要道路水流翻滚。但当地居民淡定地搓起麻将(如右图),任桌边的乡间马路上水流翻滚。65岁的李其祥说,上午起床后水就漫进屋里,他试图扫水,但水越来越多,很快没过脚面。他很快放弃这种徒劳的抢救,和老伴出门到茶馆吃了碗泡面,然后开始搓麻将。李大爷说,“要进水就让它进嘛,只要床单不被打湿,晚上有地方睡觉就好了。”
相关新闻
桥下积水淹没轿车 一家3口遇难
据报道,7月8日晚,邢台沙河下起了暴雨。一辆轿车在通过沙河南环一处地下桥时被淹没,待消防官兵将其救上来时,车上的 3人已经罹难。
7月8日晚,邢台消防支队沙河市机场路中队接到报警:一辆小轿车在驶入南环地下桥时熄火,车内可能有人员被困,请求救援。消防中队当即派出一辆抢险救援车和6名官兵火速赶赴现场。
消防官兵赶到沙河南环地下桥后,立即展开侦查工作,由于此次地道桥积水较深,在现场没有发现被困车辆。
随后,消防官兵联系报警人。据报警人反映当天晚上由于突降暴雨,加之长时间联系不到其家属,报警人开始寻找其家属,后经周边群众告知有一小轿车在南环地道桥附近被淹没,推测可能该被淹没车辆为其失踪的家属,但不能确定车内是否有人。随后,消防官兵到达南环地下桥,经过再次仔细侦查并询问在场群众后得知,被困车辆大致位置位于桥西5至10米处。
20时42分,消防官兵利用绳索及救生衣下水寻找被困车辆,并及时协调橡皮船到场协助救援,加快救援进度。
21时25分,橡皮船到达救援现场,中队官兵利用竹竿在橡皮船上进行打捞。在确定被困车辆具体位置后,因积水浑浊无法潜水,中队官兵利用绳索、钢丝绳勾住车辆前部,将被困车辆拉向西面桥头。
据一位目击者称,沙河南环地道桥,当时水深有 4米,差两米到桥顶,水很浅的时候,一辆轿车在水里停着,车门是打开的,有想掉头的意思,水还没到发动机盖,司机玻璃窗也打开着,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走。
23时25分,车辆部分露出水面,第一名人员被救出,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随后,被淹车辆被彻底拖出水面,第二名、第三名人员被救出。据了解,3名被困人员为一男一女和一个孩子,均已不幸罹难。由于汽车在被打捞上来时车窗处于半摇下状态,据现场观察推测,3名遇难群众或为溺水死亡。
相关链接
防汛减灾急需强化预警
连日来,强降雨接连袭击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所引发的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桥梁垮塌等多种损失。气象部门预计,今年主汛期内四川等地部分江河恐出现偏高水位,芦山震区发生山洪泥石流可能性较大。记者在受灾地区采访发现,当前急需做好灾害预警工作。
经验证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通常都有前兆,而且从发生到造成损失会有一个过程。灾害来临时预警发布是否及时准确,会影响受灾程度。像这次被冲垮的江油市青莲镇盘江大桥,如果能在汛期前认真查找隐患,及时发现垮桥征兆,提早通过媒体、警示标牌等发布通行预警,车辆和人员落水失踪的悲剧就很可能避免。
四川的水利工程建设总体滞后,江渠流域“十年九涝”,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严重不足,干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工程薄弱,山洪、地质灾害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受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影响,如今防灾形势更为严峻。
形势越严峻,预警越重要。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都制定了防汛防灾预警制度,但一些制度操作性不强,尤其缺少细化的值班、响应规定。有的预警启动条件不明确,没有具体量化指标,比如对于泥石流灾害,就很难找到预警发布“标准”。制订更为详细、更有操作性的预警方案,加强气象、地质灾害监测分析,明确预警方式、撤离路线、避险地址、安置措施,并且在灾害来临时认真落实,才能减少损失,多些从容。
有效防灾,关键在人。群防队伍是巡查报险的基础力量。在目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群防人员到位率低,需要基层组织更加积极主动,调动有限的人力做好群防群治工作,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新闻推荐
《北京商报》记者曾报道,在巨大的利润诱惑下,二手奢侈品市场亦乱象丛生,真假难辨,并存在涉嫌违法消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