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安巷改造工程启动4年来,涉及的374户业主中的293户签署了《拆迁还建协议》,但仍有81户至今未达成一致协议。昨(17)日,记者分别走访了这两类住户,就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相关诉求进行了解。
已搬迁业主:
我们拖不起,盼早点动工
78岁高龄的刘大爷是原丝绸公司总经理助理。丝绸公司可以说是这里的大户,共74户,现在迁了72户,还剩2户。
采访中,刘大爷介绍说,自己大概是两年多前搬出去的,当时说要拆旧房还建新房,我们都支持,“当时就想着大伙儿齐心协力早点搬出去,早点动工,没想到现在是这个局面。”
搬出来两年多,刘大爷已经搬了两次家,最早搬到设计院一个家属区住了一年,但房租连连上涨,房东说觉得贵了就请自便,这让刘大爷一家很委屈。后来,刘大爷搬到了花园小区。虽然住着很方便,但房租一个月一千多元。富临集团按他家原有房子面积,给的生活过渡费,每月也就一千多元钱。“还不够,自己还要贴点钱。”刘大爷说,这对全家人来说不算什么,最恼火的是,搬出来两年多,由于少部分住户迟迟不签字,老房子拆不了,新房建设便无从谈起。
“我们搬迁户当中已经有好几位老人生病离开人世。仅丝绸公司70多户当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不下60户。一些老邻居遇到后就说两件事:一件是问拆迁的房子有没有新进展,第二件就是哪位老搬迁户又离世了或住院了。”刘大爷说:“前几天一位住院的搬迁户还能说话,昨天听说都不能说话了。说实在的,我们拖不起。”
同时,该部分业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年事已高,长期在外租房,生活就医极其不便。现租住在百盛附近的一位搬迁业主说:“我现在都80多岁了,腿脚也不好,上下楼非常不方便,去医院比较麻烦,希望项目早日启动,让我们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家里。恳请市政府对这样涉及民生的重大项目,由市级领导和部门组成项目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协调有关部门,专项督导,全力推进。”
未搬迁业主:
买卖自愿,按市场化来
昨日,记者来到几户未搬迁的业主家里探访。
一位未搬迁的大妈表示,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搬迁,是因为搬一次家对老人来说很不方便,再说住了这么久有感情了,不愿意多折腾。她同时表示,既然不是政府拆迁,就要按照商业谈判来谈,按照有关政策要求,依法依规进行。
有部分未搬迁住户透露,最初讨论时,在很多住户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业委会的一稿(富临集团与业主委员会商议的拆迁补偿方案一稿)就出来了,大家对此有意见。也有住户表示,都是私人产权,卖不卖是个人的意愿,未必还要强买强卖吗?当初没有把搬迁协议弄完,部分拆迁后再以多数人被拆迁相要挟,合法吗?
同时,还有部分住户对富临集团的拆迁补偿不满意。一位78岁的不愿透露姓名的住户说:“当初我们自己花钱,用最好的水泥、最好的钢筋修建房屋,地段也这么好。现在搬迁也可以,必须按照实测面积,而且楼下杂物房也要算在内。”
(本报记者 刘鑫 实习生 赵烨)
新闻推荐
文老师:作为一个离异多年的单身女人,我对再婚有比较固执的想法,要找就找自己喜欢的,绝不迁就,凑合免谈。这些年接触的男性不少,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没有一个肯为我留下来。朋友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