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永 王慧
历史上,川流不息的百脉泉水从绣江河金盘桥处分水入章丘古城护城河,后经女郎山南麓、西麓下泄中心排水沟,滋润了沿线2.5万亩的耕地农田,抚育了沿岸3万多的民众,造就了绣惠“绣山绣水绣碧田”的美好景色。近几年,该镇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加强对绣江河绣惠段河道治理,以实现绣江河行洪和景观的双收益,同时,按照“生态、文化、现代”理念,努力打造绣江河畔“山水园林宜业宜居名邑”。
绣江河孕育群众幸福生活
冬去春来,夏去秋至。家住绣惠镇绣江河畔滨河北路的韩大娘一家一点一滴地感受着身边这条“母亲河”的变化。先是来了大型机械清淤、开挖河道、筑坝蓄水,河水逐渐清新;随后又有大批的工人赶来清理多年积陈的垃圾、修修建建;而后,又栽上了绿树,盖上了凉亭,修建了长长的沁水平台、甬道,打通了健身路径;最后,建起了1万平方米凸显绣惠古城文化的绣江广场,配套了健身器材,盖起了新型社区。韩大娘怀着难以言表的感动看着这条流经绣惠的“母亲河”再现了二十年前的风貌:清凌凌的河内鱼鸭成群、水草摇曳;绿树掩映的河畔健身设施齐备,茶余饭后,来此休闲锻炼、载歌载舞的村民络绎不绝。近几年,该镇以文化路、绣江河为轴心,突出山水融合,重点打造城关新型农村社区,绘就百姓幸福生活。建设各类绿地近3万平方米,实现居住区、健身休闲区相对分离与动静结合;建有9000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管委会、幼儿园、卫生室、文化站、警务室等部门进驻中心,满足了群众民政社保、文化体育、助老助残、治安调解等需求;加强平安社区建设,积极开展社区路网系统、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作,硬化社区道路10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2100米,消除道路安全隐患20余处。安装路灯75盏,使社区每条道路都有灯光照明,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同时,成立由7人组成的治安巡逻小队,常年巡逻,切实保护了社区居民的居住安全。
绣江河滋润的章丘大葱
绣江河流经绣惠镇13公里,沿河截流提水灌溉、养殖、置水磨等,颇受其利。1977年,建成长达1200米的渡槽引绣江水上山,灌溉梯田,形成了千亩农业观光区。驰名中外的章丘大葱也因绣江河水的滋润而格外脆甜、高大、白皙,尤其是女郎山附近十余方公里内的大葱为最佳。故绣惠被誉为“葱王之乡”,“葱状元之乡”。古韵悠悠,如今,搭载“神八”飞船遨游太空的大葱种项目落户于绣江河畔的大葱基地,今年6月份,太空葱完成了第一代葱种采收,7月份开始了新一轮的育苗,开启了大葱航天育苗新篇章;同时,该镇积极与山东农业大学教授跑现场、查历史、找资料,历时2个月,完成了章丘大葱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届时将在女郎山建成集文化展示、品牌销售、种植体验、科研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将集中展现章丘大葱的栽培历史文化,大大提升章丘大葱的品质和知名度,提高章丘大葱的销售量,使核心种植区葱农年增收可达500万元以上。
绣江河综合治理惠民生
由于种种原因,绣江河这条绣惠的“母亲河”不见了当年“绣江春涨水流声”的胜景,久居河畔的村民一直为这里的垃圾如山、污水横流而揪心烦恼。今年初,该镇将绣江河中游段综合治理工程列为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之一。
听说要治理绣江河,周边的百姓欣喜异常,施工期间,老百姓三五成群的聚集在这里,每天都在关注着绣江河的变化。据悉,该项目以河道绿色生态发展为重点,涉及绣惠镇4个办事处、18个村,治理长度8公里,新建桥5座,翻板蓄水闸3座,拦水坎2处,新修沿河道路5.6公里。其中榆林、船王、口么三座拦河闸均采用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可自行调洪并抬升水位,在该镇形成四级闸坝蓄水、8km梯级水面,水面面积达50万m2 3,蓄水量80万m。同时,沿河修建管理道路,使汛期防洪更加便捷。治理完成后,将成为集河道防洪、生态保护、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长廊,古老的绣江河必将重现当年风采,也必将成为千年古城惠泽百姓的民心工程。
新闻推荐
【人物春秋】脚印遍故里 化雨迎春风 回忆章丘著名文化工作者任方桐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