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1400元买来净赚八万揭开个人信息泄露背后利益链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9-16 22:15   https://www.yybnet.net/

“一千多万名公民的个人信息被犯罪嫌疑人掌握,这是多么可怕的概念?”今年8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公安局历经大半年时间,侦破一起特大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从犯罪嫌疑人手中查获一千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缴获500余张银行卡,近百台电脑。

谁需要这些公民个人信息?又是谁在泄露?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利益?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一条偷窥个人隐私背后的利益链条逐渐清晰。

贩卖信息“利滚利”网上交易像“赶集”

据在深圳被抓获的一名中间商、犯罪嫌疑人周强(化名)介绍,他最初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由于老完不成业务量,就花1400元在网上买了几万条与保险业相关的个人信息,结果工作业绩直线上升。后来跳槽到一家证券公司后,觉得自己以前掌握的个人信息没用了,就想卖掉。“我先在网上搜索一些关键词,加入特定的QQ聊天群,发现里面可热闹了,买卖个人信息跟赶集似的,你出个价,我出个价,你有老板信息,我有官员信息。过去花1400元买来的信息,卖了十多次后,净赚八万多元。”周强说。

通过中间商再往上挖,警方终于找到了泄露个人信息的多处源头。其中一名源头犯罪嫌疑人王刚(化名)是山东某电信公司的网络维护人员。据交代,去年3月,一位朋友希望他提供部分拨打某“400”专属号码电视购物人群的呼叫记录,他就把一些个人电话号码卖掉,一条信息四毛钱。

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人员,也有快递公司、银行、医院、学校、工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都是方便获得个人信息的部门。办案民警告诉记者,这些源头犯罪嫌疑人利用自身岗位的特殊性,无须成本就能获得个人信息然后售卖,是无本取利。下家购得这些信息后,既可以供自己营销,还能再多次卖给另外的下家,一本万利。

由于几乎没有门槛,贩卖个人信息的从业者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庞大。在此次张家口市公安局抓获的一名犯罪嫌疑人手中,警方发现他一个人就拥有300多万条个人信息,姓名、电话、住址、爱好、家庭成员状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标注。不仅分为高端客户、白领名录、普通百姓等诸多大项,大项里详细分有各种小项,如高端客户还分为手机VIP用户、高尔夫会员、银行高管等。

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

目前,这一特大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中33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贩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获利巨大,有的甚至严重危害社会治安,比如有人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绑架勒索。但‘情节严重的\’,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位民警说。

河北张金龙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王罡认为,“有的公司做正当生意,买来个人信息进行正常的营销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这该不该追究责任?”

业内人士表示,信息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状况更显珍贵,各种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层出不穷,但相关规定仍显滞后,完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一批网络制谣传谣案嫌犯在辽宁落网

在公安部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辽宁省盘锦市网安支队主动作为,严格落实24小时网上信息巡查制度。截至目前,查处网络制谣传谣案件13起,查实谣言制造者、传播者10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400元买来净赚八万揭开个人信息泄露背后利益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