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部长之怒能治科研腐败乱象吗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3-10-25 12:36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答记者问时,痛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表示对腐败现象感到“错愕、愤怒”,再次将科研经费腐败的老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能摆脱行政权力和学术霸权的作祟,科研经费还将成为人人惦记的“唐僧肉”,科研的天空仍将被雾霾笼罩。

承担一个科研项目,却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505张;曾经的院士候选人贪污百余万元科研经费,一审被判13年;交通运输部挪用1.86亿元,用于人员工资及补贴支出……当我国科研经费保持每年20%以上速度递增时,层出不穷的科研腐败,却让公众的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也让“中国人何时能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问题显得极为讽刺。

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我国6成左右的科研经费流失于项目之外。若按2012年科研经费10240亿元的投入总量估算,流失经费的数额着实令人咋舌。从被曝光的诸多案例来看,科研每个环节都有相关人员在打科研经费的主意,套、骗、贪、吞、假等手段无所不用。更为严重的是,这股歪风邪气似乎已经蔓延到了学生群体——曾有一位教授撰文指出,不少学生也学会了在校级科研课题中搞假发票和报假账。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度,科研投入逐年增加,但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偏低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在部分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眼中,科研经费变成了“唐僧肉”;在一些地方和高校,甚至形成了相关的利益链,专家学者、项目组、管理者各司其职。于是,“研究做得好,不如与官员和权威专家的关系好”,也就成了科研人员群体中公开的秘密。这种现状,直接导致许多科研人员功夫全用在科研外,在权力面前“斯文扫地”。

科研腐败丛生,科研界邪气横行,实际上是行政权力和学术霸权作祟的结果。在行政化分配机制下,一个科研课题从出台到验收,处处都充满权力的身影,行政权力和学术霸权时常合谋,科研经费出现“跑冒滴漏”也就不可避免。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各方的关注、重视及国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都体现了这点。但显而易见的是,科研经费腐败,必将损害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令人痛心的是,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联下,科研经费腐败已经是冰冻三尺。要遏制令科技部长“愤怒”的各类恶性问题继续发生,要斩断背后的利益勾结,首先必须分清并约束与科研有关的权力,让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因为只有保证科研的独立,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的纯洁。

公开和监督,是约束权力的两大法宝。正如万钢所言,解决科研腐败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增加透明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资金发放机构、申请人所在机构及审计部门的三级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应创造条件搭建可行的平台,让各项科研项目接受公众、媒体及管理部门的监督。

科研腐败问题的严重性愈发受到各界关注,近年来,从两会代表委员到专家学者,多次呼吁加快科研制度改革,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希望此次科技部长的“愤怒”,能让相关部门真正重视起来。我们期待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尽快出台,并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因为只有这样,科研天空的雾霾才有望散开。 (白靖利)

新闻推荐

湖南男子银行卡未离身却被告知在广东消费49万

常德市公安局近日通报湖南省首起特大系列***诈骗团伙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破获系列诈骗案25起,涉案金额达200多万元。“我手机收到建设银行发来的提款信息,银行卡被一次性异地刷卡消费49万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部长之怒能治科研腐败乱象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