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黑幼儿园”频现根源何在?

来源:北部湾晨报 2014-04-24 11:37   https://www.yybnet.net/

新闻回放:隐藏在居民小区、商住楼、城中村……有一些家庭式、作坊式的“地下幼儿园”,他们或以托管的名义,或以早教班、兴趣班的延伸服务存在,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为何明知是“黑园”,家长还要把孩子往里送?“黑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黑园”为何越办越火,屡禁不止?(4月21日《燕赵都市报》)

近年来,设施简陋、资质缺乏的“黑幼儿园”备受社会关注与诟病。透过全职妈租三居室就能开办“幼儿园”的案例,人们可以窥测出时下幼教市场乱象丛生的现实困境。值得追问的是,明知是“黑园”,家长为什么还要把孩子往里送?究竟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缺失导致,还是缘于幼教资源短缺的市场因素使然,值得反思与探究。

应该说,“黑园”火爆的确反映出政府对幼教市场的监管缺位。比如对幼儿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由于作坊式幼儿园往往以“托管”的名义,或以“早教班”、“兴趣班”的称谓面世,让其性质归属成为游走于“办学机构”与“家政服务”之间的模糊地带,直接导致教育部门与工商部门的“两不管”现象;二是对学前教育的立法滞后。尽管学前教育同属《教育法》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但相对于已出台的《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类别性教育法规而言,唯有学前教育尚无独立的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无法可依”的幼教难免会陷入监管不力的尴尬。

其实,“黑园”的存在与火爆,更多的是迎合了人们的生活需要。透过家长“明知是‘黑园\’、还要送孩子”的无奈选择,人们更会感受到幼教资源短缺的现实困境。正所谓“适者生存”,“物以稀为贵”。尽管大多家庭式“幼儿园”不无交通、饮食、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但其距离近、价格低、无门槛等方面的办园“优势”,仍对许多工作忙、收入低、孩子无人管的工薪阶层家长,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具有吸引力。正是由于公办幼儿园的资源短缺和对孩子入园在户籍、年龄等方面的种种限制,以及人们对豪华民办幼儿园高收费的不堪重负,让许多家长不得不“屈就”于作坊式幼儿园。

破解“黑园”频现怪象,不能仅限于打击与取缔的“围堵”手段,更需从开源疏浚、扩大供给、规范引导等多层次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包括加大政府对公立幼儿园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幼教管理制定出专门的法律规范,动员社会力量兴办更多有资质、符合标准要求的私立幼儿园,给“低档类”、“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以财政资助、业务指导和升级改造等。只有彻底改变幼教资源短缺的现状,让民众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政府的规范性管理才会真正“接地气”和有意义,“黑幼儿园”也才会从根本上失却招徕噱头和生存市场。 (张玉胜)

新闻推荐

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15人受审

(记者梁生通讯员岑松锷)4月28日上午,一起因涉嫌非法收购、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犯罪案在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共有15名被告人到庭受审。本案由广西区森林公安局侦查终结,经自治区...

相关新闻:
货车超员22人被查2014-04-29 03:19
猜你喜欢:
评论:(“黑幼儿园”频现根源何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