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内地新建建筑寿命25至30年 英国平均132年 谁缩短了“80”“90”房屋的寿命?

来源:达州晚报 2014-04-08 14:33   https://www.yybnet.net/

4日,浙江奉化一幢只有20年历史的居民楼如麻将般突然倒塌。几天来,种种疑团萦绕在公众心头:究竟是设计施工时就埋下“苦果”?还是使用不当所致?鉴定为C级危房为何在隔天就粉碎性倒塌?

彻查原因、深究责任无疑是当务之急。而同时引起注意的,是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各地城市化建设提速,大批楼房密集建成。如今,许多楼房的建设年龄已经陆续达到20年、30年。有人担忧,一些城市良莠不齐的建筑进入“质量报复周期”。那么,这些建设时间超过20年的老旧楼房,到底存在哪些隐患?

“80后”“90后”楼房频成事故主角

虽然此次事件调查尚未得出结论,但人们发现,近年来,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建设的楼房频频成事故主角:

2009年8月4日,河北石家庄市一座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二层楼房在雨中倒塌,17人遇难;2009年9月5日,浙江宁波市锦屏街道南门社区的一幢5层居民楼突然倒塌;2012年12月16日,交付20余年的浙江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楼发生倒塌,造成1死1伤;2013年3月28日,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城南街道外山新村,一幢四层楼的民房倒塌。据称,这幢房子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2013年5月,福建福州市一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突然坍塌。当地部门称,由于大楼楼体陈旧,正在进行装修……

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一般性建筑的耐久年限为50年到100年。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建筑的实际寿命与设计通则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2010年,住建部的一位负责人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却只能持续25——30年。”

相较之下,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

破墙开店、野蛮装修屡见不鲜

究竟是谁缩短了房屋的寿命?杭州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陈旭伟认为,需要从规划设计、建筑质量和实际使用三方面进行评估。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后,为了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很多地方确实建造了一批快餐式的房子。”陈旭伟说。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由于规范标准体系跟不上建设速度,很多建筑工人甚至来不及学习建筑常识,就从“稻田”直接上了脚手架。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原因,建筑工程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此外,考虑到建筑成本,当时一些结构应该采用钢筋和水泥的地方或减少或取消,甚至以泥浆代替水泥砂浆使用,也会严重影响房屋质量和使用寿命。

采访中,有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规划设计和建筑质量以外,建筑寿命长短很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住户的态度和方式,即人们能不能呵护已经使用一定年限的“老楼”。

在我国,破墙开店、野蛮装修屡见不鲜,为日后房屋坍塌埋下隐患。业内人士指出,砖混结构是一种“免疫力”很低的结构,往往看起来很强壮,但内里已经千疮百孔。“哪怕把打掉的墙再重新填回去,也虚不受补,因为结构性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楼房安全一分钟都不能等

“步入新世纪,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如今城市中的大部分商品房,已采用抗震性更强的框架结构。但‘80’\‘90后’的民居还大量存在,很多老百姓住在这些房子里。”

业内人士建议,为防止身边有更多“老楼”提前寿终正寝,各地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对所辖城市的老旧楼房进行全面普查和彻查。同时,对没有维护价值,抑或是妨碍城市规划建设的危楼,采取外迁安置居民的办法,并通过拆迁补偿,最大可能消除那些“未老先衰”房屋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作为一个有27年从业经历的建筑设计师,陈旭伟坦言,交付使用二三十年的房子,所有权可能都几次易手,结构是否动过也不得而知,普查难度非常大。

2012年,香港就曾推行强制验楼计划,其中清晰界定了私人业主与政府的责任:政府监督不能缺位,业主作为楼宇的产权人也要对建筑负起保养、维修之责。专家建议,施行强制验楼刻不容缓,各地政府宜早日推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强制验楼计划”。

“楼房安全一分钟都不能等。”陈旭伟说,再难也要逐步建立档案,不仅是建立建设成果的档案,更重要的是建立使用档案。

伤情

链接

4月4日上午8时45分,浙江省宁波奉化市锦屏街道居敬小区29幢居民住宅楼西侧房子发生坍塌。至7名人员被埋废墟,17点50分许,最后一名被困人员、21岁女大学生沈黛璐在被困约9个小时后获救。但因挤压造成腿部伤势严重,医院不得不对她实施了左下肢截肢手术。而她的外婆,则已在4日下午成为此次坍塌事件的罹难者。

6日晚,记者从医院了解到,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沈黛璐目前伤情比较稳定,但仍未脱离生命危险,沈黛璐右下肢的伤情发展很难预料,不排除再度截肢的可能。家住29幢505的单建林在另一家医院ICU接受救治,也是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据官方通报,居敬小区29幢居民楼于1994年7月竣工,砖混结构,共有40户住户。坍塌的是西边一个半单元,共15户。

房龄70年,才住20年

2012年,宁波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对房屋的质量进行了排查。居敬小区27幢的一位住户告诉记者,小区交付至今20年,之前一直都没有发现问题,直到2013年的台风过后。“房龄70年的房子,用了20年就倒了。”这位住户无奈地说道。

6日下午,锦屏街道居委会主任方春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方春萍表示,2012年的那次排查,29幢并没有检测出状况。2013年台风“菲特”入境奉化,居敬小区多幢住宅楼被淹,积水达到30厘米。台风过后,该楼的居民找到居委会投诉墙体开裂,要求鉴定公司前来勘察。

2014年1月17日,浙江省建设检测有关部门出具质量检测评估报告,称居敬小区29幢出现“钢筋锈蚀受力弯曲、多处墙体裂缝且部分裂缝已属贯穿缝、房屋部分墙体的砖受压已出现断裂、楼面预制板缝隙增大、局部粉刷层脱落。”最终认定鉴定结果为C级危房。根据相关要求,C级危房需要加固,之后他们又找了相关单位,于今年2月份做了一份初步的加固方案,需要四百万左右的加固费用。

方春萍告诉记者,这个初步方案出来之后,他们并没有在小区进行公布,而是挨家挨户上门征求住户的意见。考虑到29幢部分居民存在改动承重墙的情况,当时他们是想让住户出一小部分钱,这个设想遭到了住户的拒绝。“住户希望都由政府来为这次加固买单。”方春萍说。

有住户“住了19年申诉19年”

据居敬路33幢的多位居民表示,29幢的质量问题在最近两天开始愈发凸显:地板拱起、门窗(由于墙体变形)关不上、墙上裂缝变大、有沙子滑落。4月3日曾有危房检测机构被邀请前来,结果得出了“还能住三五年”的评定。此前1月份时,29幢曾经被评定为“C级危房”,属于只需加固的“局部危房”。奉化方面5日回应说,做出该检测结果的是浙江建院建设检测有限公司。

4月5日,家住33幢的俞先生对记者表示,自从1995年年初入住居敬社区以来,他在这里“住了19年申诉了19年”。据描述,俞家刚入住不到一个月即阳台漏雨,如此问题往复发作几次,直到1999年,开发商突然表示“三年保修期已过了”。“这又不是买个电饭煲,还要三年保修期的?”俞先生说。记者看到该幢楼房的西南角外墙出现较大的裂痕,这正是俞家所在的方位。

奉化仍有至少35处危楼

居敬小区29幢楼房倒塌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记者在当地调查中发现,“危楼”不仅是倒塌的这一幢,同社区的其他楼、同街道的其他社区,还有许多楼房或出现安全隐患,或已被评定为C或D级危房。据记者调查,这样的危房在奉化市目前至少还有35处。

5日下午,奉化市房管中心处在一片忙乱中。在四层的“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忙于整理目前全市危房的资料,以便“专家进行进一步研究评定”。

在一份共4页的“在册危险房屋安全登记汇总表”中,前3页共记载着奉化市一共35处危房,填表日期为3月31日。其中“D级危房”12处,其余为“C级危房”。

正在为每一户整理档案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房管中心正准备重新对这些危房进行排查检测。而对于检测机构的相关问题,对方未予回答。

据悉,奉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5日给各相关单位下达了文件——“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全市危旧房屋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的紧急通知”,其中要求以“使用年限接近或超过20年的房屋”、“尚未解危的危房”等作为检查重点。奉化市一时间陷入了一场与危房作战的运动中。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两个石球离奇挪窝 达城隔离栅栏怎么啦! 莫名失踪破损严重 损失已超10万元

莫名失踪破损严重 损失已超10万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内地新建建筑寿命25至30年 英国平均132年 谁缩短了“80”“90”房屋的寿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