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
那年,让人牵肠挂肚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大战归来,疲惫不堪的女儿立即打电话给好友,相约去四川看九寨沟,放松身心。她绝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即使在向高考冲刺最紧张的日子里,她还坚持每天看新闻,抗震救灾中的壮举感动着她的心。作为副班长,她带头从住读生活费里挤出三百元捐了出去。
平静地估过分后,女儿对能得到的分数显得那么自信,而丢掉的则归咎于复习不到位。女儿显得比我们从容大度。重点大学名校谁都想进,但自己并不出类拔萃,能上“二本”就算圆了她的大学梦。填志愿时,她想选建筑专业。我问为什么,女儿说,地震之后建筑成了热门专业,以后的就业形势好。学成后,她要造震不垮的房子,不让这种大灾重演。
女儿把高考看得这么实际,与我们的期待值相距甚远。女儿小时候,我们风雨无阻地接送她上学放学;稍大,又设法把她弄进了重点中学,省吃俭用请了家教。她每次成绩的好坏牵动着我们那敏感的神经。
这些天,我时常和女儿讲起三十多年前我的高考。作为知青,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条件多艰苦啊,下完工回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几个立志要考上的同伴将几本仅有的复习资料相互传看着。正式考试时,没有家长送考,中午就啃自己带的馒头,喝军用水壶里的凉开水。即使这样,我们都不觉得苦,因为心里藏着梦想。最后,知青点里就走出了我这名大学生,还有两名同伴考上了中专。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也奠定了我今天事业的基础。
女儿闻此,却不以为然,说,你们那时环境是差些,但第一次高考题目多简单啊!竞争也不激烈。搁现在,老爸你还不定能考得上咧!现在条件是好,但考试难度超乎寻常,复习资料堆得像小山一般高,夜以继日地在题海里遨游,好多同学都成了近视眼。为高考,家长付出不少,但考生的付出更多是隐形的,它透支了考生的健康和快乐。
父女两代人的高考,相隔三十多年。我和女儿心头有千般滋味,无限的感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高考是人生中一种最公平的实力较量。
新闻推荐
两“90后”女孩为何凌晨同时失踪?接到报案16个小时后,七星民警找到了两女孩,不过她们已经遭遇不测
民警带嫌疑人指认现场。(七星公安分局提供)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