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泽(右二)生前和村民合影。(翻拍)
今报记者邓色迎 文/图
一位93岁的美国老人福尔泽,在当地时间8月10日下午5时去世,这个噩耗传到了南宁隆安县丁当镇定坤村陇何屯和龙轰屯等地后,不少乡亲难过得掉下了眼泪。8月16日,学生,支教老师和乡亲们等100多人自发聚集在一起,以献花和讲述故事等形式缅怀这位去世的老爷爷。记者在当地走访,还原一个个关于福尔泽老人爱的故事。
1
老人
请你一路走好
当美国老人福尔泽离世的噩耗传到了南宁隆安县丁当镇定坤村陇何屯和龙轰屯等地时,乡亲们心里很难受,他们真心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8月16日,当地的学生、乡亲、在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们共一百多人,自发聚在一起缅怀这位可敬的老人。他们在福尔泽路旁边,摆放了福尔泽的照片,并将带来的花献上,有的人则做了花圈送来;淳朴的乡亲们也到山上摘来白色的花朵献上。
据了解,福尔泽除了在当地捐资建学校、修路,还资助贫困学子上大学。蓝志煌、黄照神和蓝金妹都是福尔泽资助的大学生,他们现在均已顺利毕业。蓝志煌说:“虽然福尔泽爷爷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心中,我要像他一样,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目前为止有6名大学生获得福尔泽资助上大学。
曾经在福尔泽小学读书,现在在河南工业大学读大三的蓝冬葵表示,10年前,83岁的福尔泽走进山里时,他告诉山里的孩子,就像他能走进山里一样,孩子们也可以走出山外面:“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一步,再走一步,就可以到达。”当蓝冬葵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她总会想起福尔泽的这句话。
2
建学校
53个孩子读书有着落
当天在献花过后,参加缅怀福尔泽的人们聚到了福尔泽小学,一起倾听有关福尔泽的故事。
福尔泽小学原是定坤小学陇何教学点,于1980年设立,木瓦结构。2001年撤点并校,当时学校有53名学生,要到定坤小学就读,但从陇何屯到定坤小学,有近10多公里左右的路程,需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黄秀文老师主动辞掉定坤小学老师的工作,回到陇何教学点教书。
2002,南宁电视台的周建华记者前往山村采访,以黄秀文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为题材,拍摄了一期乡村教师感人纪录片。节目播出后,经过南宁市一些热心人士牵线搭桥,远在美国的福尔泽老人看到了纪录片的光碟后,深深被感动了,他决定捐助4万元建一所小学。
不久,爱心款到达,经过大家齐心协力,2003年3月,两间水泥教室正式建成,学校改名为福尔泽小学。校舍建好后,53名学生搬进了新的教室学习。蓝冬葵说,原来的教室很破旧,还漏雨,建了新的教室后,环境好很多。
龙轰村的村民韦瑞权说:“多亏了福而泽,我的两个女儿才能继续读书。”原来,2001年,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在定坤小学陇何教学点读五年级和六年级,如果撤点并校,两个女儿要走近2个小时山路到定坤小学上学,每周都要父母接送。而且要住校,费用比原来高了不说,两个小孩还没有什么自理能力呢,他很不放心。幸好福尔泽捐建了小学,女儿们得以继续在那里上学。现在他的两个女儿已经毕业了,有一个还读了中专,在南宁市上班。
据黄秀文老师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福尔泽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约400名。
3
修村道
300多人出行不再难
据了解,在小学落成典礼当天,当时已83岁的福尔泽老人特意从美国赶来。他抵达隆安县丁当镇之后,如果要进山就只能走15公里的羊肠小道。因为福尔泽动过开胸手术,其家人、广西的朋友都劝他不要进去了,但是他说想看看新建的学校,看看这里的老师和学生们。
后来福尔泽花了近3个小时,几乎是爬着进了山屯。来到学校,他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并参加了开学庆典。回去的时候,年纪大且身体不太好的福尔泽在大家的劝说下,被10多个村民用长椅抬了出来。福尔泽很是感动,也深深感受到村民们出行的不便。之后,福尔泽表达了想再帮村民修路的想法。他决定再捐20万元人民币,修通新定屯进入陇何屯和龙轰屯的道路。由于都是陡峭的山路,20万元只够买材料等。请不起人来修路,两个屯的56户人决定就按人头包干分配修路。
2004年元月开始修路,当时福尔泽再次到来,了解道路修建情况。2005年,新定屯到陇何屯和龙轰屯7公里的路段修通了。原来大家外出要走7个山头,3个多小时,现在开摩托车只要约1个小时即可。山里300多人的出行方便多了。
原来的村干部韦海吉告诉记者,之前他们挑黄豆和玉米到叮当镇卖,尽管早早出门,也是天黑才回到家。路修好以后,他们现在到丁当镇可以开着摩托车,或开着汽车进出,方便多了。原来路不通不能种甘蔗,现在也可以种植经济价值相对高的甘蔗和木薯了。
2006年9月,福尔泽坐着汽车再次来看望师生们。临走时,黄秀文老师还特地送了当地产的甘蔗给福尔泽。“他捐资修路对村里来说意义重大,以前我们住的是瓦房,甚至是茅草房,现在我们80%的人都建起了楼房。”韦海吉高兴的说。
新闻推荐
农民扮外国富商 恨嫁女财色双失一湖北男子在网上征婚,两名女子上钩
今报防城港讯(记者赵劲松 通讯员郑铖坚)湖北男子阮某前年来到防城港后,以新加坡富商的身份在网上征婚,成功“钓”到一名在企业工作的女白领。阮某称“大师说结婚前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