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人们在买房、买保险、出门旅游时都会签合同,但每当这时,很多人只会对合同的价格、金钱、日期等较为关心,而忽视了诸多细节,因此就会出现因为合同页数长、条款多,晦涩难懂,合同没看清就签了字,出现纠纷也没处说理去的情况。
没看清合同 市民自吞“苦果”
几年前,市民吕女士通过中介公司在达城二马路看起了一套二手房,考虑到孩子上学近,楼层又不高,5楼,正中间,这都很符合她的心意。可每次现场看房时中介公司的人都把她带往8楼,问其原因,中介公司都说是房主没在家,并一再保证户型什么的都一样。吕女士听后,也没多想,便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交了1万元定金。临近接房时,吕女士终于拿到了5楼的钥匙,可一打开房门,她当场就傻眼了,窗外有一堵高高的围墙,挡住了采光,连白天进门都得开灯才行。考虑到这个因素,吕女士便想放弃购房计划,并要求中介公司退还交纳的1万元定金,可中介公司不但不退还定金,并要求她支付违约金。
“签合同的时候,我没仔细看合同内容,就匆匆签了字、按了手印。”吕女士对自己当初的草率决定很是后悔,同时也为中介公司的欺骗行为感到气愤。“中介全说好的一面,对不好的一面只字不提,看着我们急着买房,就哄着我们签合同。”最后,双方在律师的调解下经过和解,最终吕女士没有支付违约金,但那1万元定金却打了水漂。
合同专业性强 女性不愿看
“生容易,活容易,看合同不容易。”这是“微友”小刘对自己的调侃。前不久,小刘想为快一岁的宝宝买份保险,由于对保险品种的不了解,她来到保险公司进行咨询。业务员的盛情介绍,给小刘量身推荐了好几款产品——教育保险、人身意外伤害等,看着厚厚的一叠保险合同,本来对数字就不敏感的小刘犯难了,“这么多内容连看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
“保险合同条目多,有一百多页,平常人根本不会逐条阅读,即便是看可能也看不懂一些专业术语,更别说挑出漏洞了。”小刘事后只好拿回家求救于学金融的老公。
律师:合同的免责声明要着重看
针对看合同难的情况,律师提醒市民朋友,无论双方是否看清合同条款,一旦签字,也就意味着合同生效,产生约束力。特别是商业保险的免责部分是保险条款中最重要的,但很多人都会忽视,“免责声明中注明了在何种情况下,人们所投的保险不能得到赔偿,因此一定要看。”另外,旅游合同中的安全责任承担部分,“外出一旦发生了事故谁来承担责任,这一部分必须在条款中明确。”
·本报记者 张瑞琦 张竹·
新闻推荐
·邓海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自2015年1月1日起,电视养生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司制作。出现宣传药品、保健品、食品、医疗器械、医疗机构等产品或服务,宣传联系电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