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便衣警察 潜伏在街头的“达城暗哨”

来源:达州晚报 2014-12-26 13:49   https://www.yybnet.net/

小偷刚刚得手,正在暗自窃喜,突然几个身手敏捷的年轻人冲上前去把小偷死死地摁倒在地上。这一幕不是电影电视里的情节,而是时常发生在达城街头的情景。

目前,通川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专门针对街面犯罪成立的便衣侦查队,充分发挥便衣侦查隐蔽、机动、灵活的优势,始终保持对街面多发性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使达城“两抢一盗窃”警情持续下降,被公安机关内部称为不穿警服的“隐身英雄”,许多市民也亲切地称之为“达城暗哨”。

现场 便衣警察蹲守 一天抓获三抢匪

12月24日,达城西客站。

上午9时许,便衣警察小刘、小张早早赶到西客站。因为听说前两天西客站附近曾发生过抢夺案件,小刘和小张便一边巡逻注视着街面上的人群,一边走访附近店主打探案发情况。

“你们过来晚了点,刚才就有个女的金耳环被抢了。”上午10时许,小刘、小张走访到西客站出站口附近时,一位老大爷如此说道。随即,小刘、小张便秘密蹲守,注视着出站口附近的人群。大约10分钟后,小刘发现人群中有一个中年男子形迹十分可疑,很像他以前抓过的绰号叫“干豇豆”的犯罪嫌疑人。他密切注视着可疑男子的活动,发现可疑男子的目光不停地打量着过往行人,便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记忆。

“干豇豆!”小刘突然大吼一声,可疑男子本能地快速转过身来,以为遇到了道上的朋友,笑着朝小刘点头打招呼。见此情形,小刘、小张迅速冲上前去将“干豇豆”抓获,并从其身上搜出700多元现金。

后经民警讯问,犯罪嫌疑人向某道(绰号“干豇豆”,男,43岁,达川区人)对当天上午抢夺过往妇女金耳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查,犯罪嫌疑人向某道曾因犯强奸罪、抢夺罪等多次入狱,今年4月才刑满获释。当天上午抢夺得手后,看到受害人没有报案,就跑到西客站出站口对面一典当行,将金耳环当了700元,并又返回原地搜寻目标伺机抢夺。

下午5时许,便衣侦查队龚队长再次带领便衣警察小刘、小张等前往西客站周边巡查。龚队长告诉记者,目前达城搞抢夺的不法分子主要是针对返乡的务工人员,大多是两个人一伙,一个负责抢夺,一个负责望风“打掩护”。抢夺者得手逃跑后,望风者则假装上前看热闹,说些“那个抢匪早就跑没影了”、“就是公安抓到人怕也追不回来金耳环”等风言风语,让受害人放弃报案,并一路跟踪受害人,看其是否向警方报案。如果看到受害人没有报案,就电话联系同伙返回原地再次作案。

不久,便衣警察在人流中发现了两个可疑的身影。当犯罪嫌疑人向某某、王某某准备配合作案时,蹲守在附近的便衣警察迅速冲上前去,死死地将两人摁倒在地。

巡查

每天在辖区转二三十圈

饮食不规律患上肠胃病

12月23日,记者跟随小刘等便衣警察在中心广场、西客站及北客站巡查。刚开始,记者还感觉比较新鲜,转了两圈后,由于太枯燥辛苦,就不想再走了。小刘反倒安慰记者说,这其实没什么,一般人都有些受不了。前不久,有个电视台的年轻记者去体验便衣警察的工作时,早上刚开始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说,无论如何艰苦都要完整地体验两天,当天中午,这个年轻的记者就直呼“吃不消”了,并放弃了体验。

小刘说,他们每天在辖区巡查时,日复一日地活动在达城的大街小巷,或驾驶民用长安车或步行,要在辖区的大街小巷转二三十圈。有时候,有的队员一天下来脚都走起泡。因为他们要根据不法公子的活动情况实施打击,导致饮食不规律。中午人流高峰期,是正常人的午饭时间,他和队友们却要坚守在岗位上,在车站、站台等人流量多的重点路段反扒,只有下午1点半后,才能返回大队伙食团吃工作餐。在反扒过程中,有时要盯梢、跟踪不法分子较长一段时间,队员们饿了就吃个饼子,渴了就喝口矿泉水。由于饮食不规律,有的队员还患上了肠胃病。

“其实,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重复,盯梢、跟踪、监控及抓捕。”小刘说,相对于其他工作,他们的工作显得比较枯燥。人们常说捉贼见赃,很多时候,他们就是为了等待扒手下手的那一刹那,然后冲上前去将扒手摁倒在地,从其身上搜出刚偷来的赃物。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有一种胜利的喜悦。

讲述

学习反扒 入职需拜师

出门带“三宝” 眼要观六路

据便衣侦查队龚队长介绍,便衣警察从事的职业既普通又神秘,新人入职需要拜师学习反扒技能,了解扒手和抢夺等街面犯罪的“专业术语”,掌握不法分子的行窃手段、活动规律等,才能更好地对其实施打击。比如:“刮地皮”是指扒手专门在街面上行窃;“撵滚滚”是指扒手专门在公交车上行窃;“打哄”是指扒手专门在公交车站台附近趁人拥挤的时候行窃;“打早”是指扒手专门在早上人流高峰期行窃;“打晚”是指扒手专门在傍晚人流高峰期行窃等。同时,还有许多如何识别扒手、如何抓获扒手等反扒技能,都需要学习。便衣反扒历来都有“以老带新”的传统,新人入职时,要向老便衣警察拜师学艺。

“便衣生活会成为一种习惯。”24岁的小刘说,他已经从事便衣反扒3年了。每天一睁开眼,脑子里闪现的就是反扒,出门就会带上他们自己所说的“三宝”:手铐、甩棍和扎带。他们每天就像鹰一样或巡查或蹲守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扫描”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通过这样的“扫描”就能初步筛选出人群中的不法分子。今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八九点钟,他下班后在中心广场附近逛街买东西时,发现一个扒手正准备摸一个女子的包包,出于职业敏感,他根本没有考虑就冲了上去。虽然成功将扒手制服,但是衣服却被企图逃跑的扒手撕烂了。

龚队长说,针对年终岁末历来都是街面犯罪的高发期的情况,便衣侦查队不仅加强了对西客站、北客站、中心广场周边等重点路段的巡查,还要求队员们每天上路要眼观六路,加强对重点公交线路的巡查,实行车上车下立体式打击。同时,针对返乡务工人员多、出门“打早”的扒手也较多的实际情况,根据扒手的活动规律组织警力实施打击。这就要求便衣警察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在不法分子活动之前就赶到火车站、西客站。

心声

工作取得成绩感到欣慰

虽有时心酸但无怨无悔

虽然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群年轻的便衣警察除了感到欣慰外,有时候也会感到一些心酸。

小刘说,他们这支队伍大多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有的当警察好几年了,却一年到头几乎都不能穿警服,还必须尽量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工作中,不仅要吃得苦,还要耐得住寂寞。7月30日,他和妻子结婚后,本该有半个月的婚假,带着妻子去海南渡蜜月时,刚玩了几天就接到队里的电话,他立即返回达州投入到工作中。小张说,上个月底,他听到爷爷去世的消息,本想立即返回老家,但是手头的工作丢不开,只好强忍悲痛忙完手里的工作,第二天才返回渠县三汇老家。小刘说,他和队友们都是从小就有警察梦的人,虽然有时感觉心酸,但是对这份神圣的工作却无怨无悔。

“每当抓到嫌犯后,受害者对我们说谢谢的时候,我都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小刘说,只要一想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就觉得自己付出的辛苦都值了。

(杨昕 本报记者 罗烽烈)

新闻推荐

■“亚航客机失联”后续 恐已坠海 恶劣天气或是主因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官员29日说,28日失联的亚洲航空公司QZ8501航班客机可能已沉入海底。针对失联客机的搜寻行动在因天气原因暂停后,于29日早晨重新展开,同时有更多力量加入到搜寻行动中。印尼国...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便衣警察 潜伏在街头的“达城暗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