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不让农家书屋成“摆设”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5-01-21 03:38   https://www.yybnet.net/

“摆设”

前些年,海南省耗资6000多万元,建成2695家农家书屋,覆盖全省行政村。然而几年来,“农家书屋”普遍暴露出“重建轻管”问题。 

记者在海南海口、屯昌、儋州等地采访发现,很多农家书屋因无专人管理而成为“形象工程”。 

2014年9月10日下午,屯昌县三发村委会农家书屋大门紧锁,当日值班的村干部刘献标告诉记者:“我们另有一位工作人员配有钥匙,但他一周来上一次班。”

透过门窗,记者看到,书架上有书籍排列,角落里还有几包未拆封的书籍。“没有人借书,只有学生寒暑假会来这里看一看。”工作人员伍永和说,“书屋太小,还有3包书放不下,只得放在墙角没拆封。” 

在儋州市那大镇新让村委会农家书屋内,借书记录显示,该农家书屋已3年没有人来借书了。

图书配备不恰当是农家书屋被“闲置”的另一原因。

海口市龙华区城西镇头铺村农家书屋管理员苏延华说,起初大家觉得新鲜,会来书屋看看,但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有很多是讲种植养殖的,但我们这里既不种田也不养殖,没有什么用,大家不喜欢这类书籍。” 

“不能正常开放,以致村民渐渐忘却了村里还有可以读书看报的地方。”海南省定安县文体局局长邢莉说,“定安县会拿出约2000元为农家书屋订阅报刊、更新图书,但由于书屋不能正常开放,报纸常常被村干部带回家,图书则成捆摆放在角落无人问津。”

捆绑

农家书屋作为服务三农的“文化中心”,没能达到正常免费开放的效果令人遗憾。如何让这一资源为民所用呢?

海南省定安县委宣传部部长孙泽文说,为保证农家书屋有效运转,各地采取不同做法,有些地方低薪聘请了管理员。比如,定安每个书屋的管理员,每月开出300元补贴,管理员可以由村干部、退休教师、大学生村官兼任。

“可能,还是觉得补贴太少,管理员常常把门一锁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孙泽文说,“农家书屋成摆设,在各地较普遍,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村邮站建设任务”的提出,为盘活农家书屋带来契机。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海南省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间投资近8000万元,在全省建设2542个村邮站,以缩小城乡邮政服务差距,解决党报党刊不能及时投递到户的问题,打通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

根据规划,财政资金全额承担村邮站建设成本,场地依托村委会原有办公楼,落实村邮员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补贴600元。新修订的《海南省邮政条例》规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农村邮政普遍服务,所需资金纳入省和市县财政预算,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固化了海南村邮站建设及运营长效保障机制。

“村邮站有钱、有岗位,但场地需要村委会提供,农家书屋有书有房缺管理,何不将二者结合起来?”邢莉说,“文体局在与邮政企业深入研究后,提出‘农家书屋+村邮站\’共建模式,截至去年3月底建成25个示范点,自开始运行至今,共建模式在广大民众中获得积极反响,普遍认为不仅解决了农民邮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增加了便民服务点,激发了农村文化的活力。”

海南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处长陈振华说,村邮站建设的最初设想是将其建成农村便民服务平台,定安县的做法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实现了“双赢”。  

活力

记者在定安县山椒、山地等村庄看到,淡黄色的“文化村邮服务站”成了村中一景,绿色的邮筒和招牌显示着邮政的诚信和服务,村邮员按时开门办公,让原本沉寂的文化室有了“人气”。

山地村的村邮站设在农家书屋,村邮员曾繁运说,村里的“文化村邮服务站”去年8月开业。每天晚饭后文化室前的灯光球场上就聚集着全村的男女老少,他负责打开文体局赠送的音响,一场山村里的广场舞就正式开跳。

作为一名新任村邮员,曾繁运干得很起劲,因为他成了村里“最实用”、老百姓“最喜欢”的人。他每天到镇邮政所取回报纸、信件,整理图书、更换报纸、借阅登记等,每当夜晚来临,他就几乎成了全村文艺活动的组织者。

记者看到,书屋里整齐摆放着当日的《海南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纸,4排书架上有数百册各种农业书籍。村邮员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台办公电脑,打开邮政便民服务平台,老百姓就能在村邮站缴纳电费、手机费等。

“跳舞的时候就能顺便来交钱,不用再跑到镇上,以后这里还能办理小额取款,村民的高龄老人补助、养老金等都可以在这里领取。”曾繁运说,“有书、有报、有音响、有灯光球场、有广场舞。还有专人管理。”

因为定时开放,农家书屋的利用率提高了。每到放学,定安县定城镇山椒村的农家书屋就挤满了小学生,少儿类图书被翻得七零八落。雷鸣镇山地村的农家书屋也逐渐发挥作用,村民陈益义搞生猪养殖,他说:“我经常到书屋里借阅养殖书籍,学到不少知识,农家书屋还是很有用的。”

不少村邮员告诉记者,他们愿意承担两份工作,这样既能领到每月至少600元的村邮员工资,还能拿到300元的图书管理员补贴,以及250元的日常运行费,在邮政便民服务平台上,帮老百姓缴纳电费、手机费,帮快递公司派发包裹也会有分红。“这样算下来,干这份工收入还不错,也体面。”定安县定城镇山椒村村邮员朱美波说。

邢莉说,有了这样一个“活”的平台,政府更多的文化资源投向基层就有了平台,并让这些文化资源利用起来。在定安一些村庄,文体局已使用相应的专项资金,为一些“文化村邮服务站”配备了电脑,拉通了网线,村民或学生可以在这里上网或学习。

□新华社记者 赵叶苹

家书屋”是“十一五”国家文化惠民工程,但多年来因图书管理员待遇低、书屋缺少管理经费等原因,大部分农家书屋被闲置。

“农

新闻推荐

长江福北水道沉船事故共造成22人遇难

据新华社南京1月17日电(记者杨绍功)记者从江苏海事局获悉,17日下午2时左右,江苏福北水道沉船事故最后一名失踪人员的遗体在船舱中被找到,至此,最终确认该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其中包括8名外籍人员,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让农家书屋成“摆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