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位于达川区麻柳镇明月江的一条支流的河床上打捞起一根长22米、重超60吨,价值不菲的千年乌木。
据现场的专家介绍,该段乌木被深埋于十余米深的河床已有3000余年。乌木买主于1月5日和6日组织两辆挖掘机,在河滩上连续施工,终于将其打捞上岸。然而,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体型巨大的乌木却无法被成功装上大卡车。买主不得不“狠下心”将它锯成了两截。
两台挖机两昼夜施工
1月5日至6日两天,在达川区麻柳镇的河滩上聚集了不少人,围观当地被埋在河床下的宝贝——乌木。随着两台大型挖掘机不停地挖掘,一根体型巨大、深埋河底的乌木逐渐清晰。
据负责现场治安工作的达川区麻柳镇民警介绍,该段河水常年保持在8米深,乌木被深埋在河床10余米深的淤泥中。且树木表皮保存完好,木质坚硬,其经济价值巨大。为成功打捞起该段乌木,当天施工部门不仅租用两台大型挖掘机,还雇了数台装载车。
1月5日下午,乌木终于被成功打捞上岸。经测量发现,该段乌木长约22米,其树头部直径约为2.5米,其中树干部分位置有空心,整个乌木重约60吨。据专家介绍,经检测,该段乌木已经深埋地底3000多年,其经济价值较高。
曾险些被人盗走
据了解,几年前,麻柳镇遭遇了一场大雨,山洪将深藏地下的乌木部分冲出地表。去年年底,当地政府公开拍卖,该乌木被一公司以近300万元的价格拍得。
“挖出河里的乌木能卖钱”的流言传开后,麻柳镇附近有人想偷偷将乌木盗走卖钱。
2014年7月初夏的一个深夜,一名外地口音的男子刘某某雇了3台挖掘机,趁夜深人静时,驱车前往乌木所在河岸,打算当晚将乌木偷走。不料,他的车队途经麻柳镇,在距离现场还有一公里远时,挖掘机的轰鸣声就惊醒了村民。数百村民拦住去路,刘某某不得不原路返回。
此后,当地政府和村民组织巡逻队和请看护人,日夜不停地看守这块乌木。为防止类似事情重演,此次挖掘前,当地警方出动5辆警车,麻柳派出所40余名警力全部出动,负责挖掘现场的治安、巡警任务,确保现场安全有序。
锯成两段有损经济价值
当该段乌木被打捞上岸后,因乌木的体型过长,无法装上卡车。
乌木买主与施工人员商议良久后,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乌木切割成两截,分装在两辆大卡车上运走。
经了解,一块保存完好、质地尚佳的乌木其经济价值较大,若被切割后,无法保证其完好的形态,其经济价值将受损。
(任一飞 本报记者 杜晓辉 向也)
新闻推荐
发布者靠造谣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