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政策出炉 有人说2014年是高考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年份。浙江和上海作为高考改革先行者,两地均提出了3+3的高考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科目外,考生还可在6至7个科目中选择3门考试,高考改革的面纱终于揭开。
在线教育高烧难退 在线教育行业可谓“抢尽了风头”。其中有新东方、好未来、淘宝这样的教育产业和互联网巨头,也有YY、网龙、万达、科大讯飞这样的跨界大玩家。
本科转型再提速 在2014年本科教育转型步入“快车道”,目标也更加明确。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值得欣慰的是,舆论对“地方院校转型高职”的调整大多保有乐观期待,从眼下的现实来看,最起码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从长远来看,更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培训机构冰火两重天 2014年的培训机构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市场激烈竞争后,培训机构经历了重新洗牌,有的成功登陆A股,有的则是走向了“死亡”。
留学“回国潮”再现 2014年我国留学事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我国正迎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回国潮成为最大亮点,仅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就达27.29万人。截至2012年底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到264万人,留学回国人员则有109万人。
就近入学政策落地 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仅只是户籍的改革,更多的是户籍背后的福利资源的重新再分配。对义务教育而言,应该以此为良机,逐步实行按各省(市、自治区)实际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的总人数的多寡,来统一划拨义务教育经费。
“红七条”出台 2014年师德问题十分突出,教育部发布高校师德“红七条”,正当其时。
教师轮岗常态化 教师轮岗制度成为了“教育新常态”。对于教师的轮换,不会单纯强调义务和奉献,而会从教师职业本身建设的角度,增加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除了薪酬待遇更高,乡村教师获得的晋升空间也比城市学校教师大。
在职教育改革出台 在职教育改革“有力有度”推进,设置了两年的过渡期,充分考虑了在职考试的特点。第一阶段为过渡期,2014年、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仍继续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独立开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第二阶段,从2016年起,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
传统文化进教材 对国学“情有独钟”,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作为教育部“十二五”课题,国内首套幼儿园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完成,并计划在2015年进行较大范围试点推广。国学教育已经形成了学前教育到中小学的标准化体系。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政府市长热线办通报了2015年首月市民投诉的焦点问题,该月共接到市民有效来电来信共792个(件),噪音扰民成为新年头号“公害”。1月,市长热线共接到市民有效投诉电话469个,“市长信箱”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