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常坤家住达城翠屏路附近,2012年4月1日凌晨,他在迷迷糊糊中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开始没当回事儿,蒙头又睡。几分钟后,一股浓浓的烟味将他从梦中惊醒。他起身便看见家里全是白烟,客厅里大火一片。
慌乱中,龙常坤以及父亲、妻子相继跑了出去,唯独不见女儿龙瑞雪。这时火势已经很大,无法再进门,只有眼睁睁看着女儿葬身火海。
消防部门的火灾调查报告显示,此次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6万余元,死亡一人。火灾排除放火、雷击、自燃、生活不慎以及化学危险品、液体燃烧等原因。调查人员现场勘验发现,客厅侧墙与沙发结合处有插头零件、手机部件等若干残留物。通过外围调查询问,证实现场勘验找到的手机残留物与死者龙瑞雪的手机外观、大小、尺寸吻合。
火灾事故认定结论是:不排除正在使用的充电设备引发火灾。报告明确了此次火灾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系发现较晚、未能及时扑救、未能及时逃生所致。
无IMEI串号
手机生产商称非正品
灾后的龙常坤夫妇生活异常困难,为了及时挽回经济损失,龙常坤聘请了律师多方调查取证,将手机销售商、手机生产方以及物业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龙瑞雪的生前好友小莉在法庭上证实,出事前,龙瑞雪托小莉在网上购买了一款诺基亚牌手机,该手机配置的充电器与数据线是连在一起的,手机送达时附有发票。
但是,诺基亚手机生产商提供的证据显示,该款手机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进网许可、进网检验,不存在安全隐患。按照2006年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行业标准,手机充电器必须是有USB接口的两段式充电器,诺基亚生产商现在生产的都是两段式充电器,因此断定,死者生前购买的并非是诺基亚手机正品。而且,国家标准要求发票上应有手机的机身号(IMEI串号),IMEI串号是手机的身份证号,凭该IMEI号可查询该手机准确的生产厂家,但是原告提供的发票上并没有IMEI串号。
网络销售商也矢口否认自己应该承担责任,因为事故认定书上虽然明确说明不排除充电设备正在充电引起,但也并没有明确说明就是因为充电器充电引起爆炸而起火。
赶快改掉
睡前充电习惯
起诉前,龙常坤信心百倍,庭审后,龙常坤深感缺乏足够的证据。此案后来经上诉、撤诉,又起诉、庭审等多重司法程序,在通川区法院法官多次协调下,最终龙常坤夫妇与物业公司达成协议,由物业管理公司本着人道精神,给予2万元现金作为补偿。
“如果女儿不是在晚上充电,那么火灾可能就不会发生了……”龙常坤夫妇长叹一声。
记者随机采访多位达城市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在晚上给手机充电,“睡觉前就充起,睡醒了才拔充电器。”有的市民甚至因为怕麻烦长期不拔充电器,而40%以上的年轻人都有网购手机、充电器、数据线等经历。
手机维修专业人士杨师傅告诉记者,如果确定火灾是手机充电引起的,可以向厂家要求赔偿,不过,前提是购买的手机和充电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网上一些便宜的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短路的情况,引起火灾。除此之外,质量差的充电器还会对手机电池产生影响,比如可能会造成电池鼓包、加速电池老化等,这也可能引起爆炸或者起火。
消防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手机充电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很多火灾都是发生在手机夜晚充电时。
“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生活习惯。”消防员说,手机通宵通电,会造成充电器和手机电池过热,一旦意外,就会因为过热引发短路和火灾,此时,人进入睡眠状态,很容易酿成严重后果。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报记者 刘艳 实习生 牟钰莹)
新闻链接
手机充电不当
引发多起火灾
●2014年6月28日早晨6点左右,重庆沙坪坝双碑勤居村一处住宅,因住户用iPad充电器给苹果手机充电造成起火,卧室内的物品被烧毁。
●2014年7月4日上午8点20分左右,深圳宝安区的一家美容门店突然起火,起火是因为手机充电器爆炸,商铺铁闸门、二楼阳台衣服被烧毁。
●2014年10月8日上午8点45分左右,常州钟楼区勤业新村一户民房内,因手机充电器未拔,引起电线短路起火,造成柜子里一万多元现金被烧毁。
●2014年12月29日晚上9点半左右,湖南常德市石门县楚江镇一户居民家中,由于手机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没拔,引起火灾,造成房间内一名10岁女童被烧成重伤。
凌晨突发的一场大火,不仅烧死了20岁出头的女儿,也几乎烧毁了家中的一切财产,怀疑是女儿网购的手机充电引发的大火,达城龙常坤夫妇将手机销售商、手机生产方以及物业公司推上了被告席。这起赔偿纠纷经火灾认定、初审、上诉、撤诉、再起诉等重重程序,近日在通川区法院落下帷幕。因为证据不足,原告龙常坤夫妇仅获赔2万元。
新闻推荐
自己突然多了一张银行卡 身份证丢失 达城女士莫名多出银行卡 账户被封 神秘女子银行办“解冻”被擒
“我当时还以为遇到电信诈骗了。”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初接到这个电话,她还以为自己碰上了骗局,没有在意。次日,这个电话再次打了过来,请她到大西街附近某银行去“配合调查”。李女士抱着“过去看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