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楼见证过我们奋斗的汗水,也见证过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是发自内心的留恋,明天早上爆破的时候我要起来看一看。”昨天,家住合力小区的张学勤老人这样对记者说。张学勤是合力叉车厂的老员工,在他看来,厂里发生的故事都已经在记忆里渐渐模糊,只有一样东西依然清晰,那就是这座曾经的合肥地标建筑给职工带来的自豪感。
市民用手机记录下合力大厦最后的身姿。
一个心愿
老职工想见证最后一刻
□展望
张学勤老人今年73岁,寿县人,在合力叉车厂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对工厂和合力大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记者昨晚七点半到他家,说起合力大厦即将爆破时,他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知道,明天早上我要去看看,那也算是我们几代工人努力的结果。”
1958年,只有16岁的张学勤念到初一就辍学了。“那时候还不叫合力叉车厂,叫老矿机厂,当时工厂在招工,我们家困难,就照顾一下把我招来了。”张学勤说,从那时候开始,他便在合力叉车厂当装配钳工,一干就是51年,“为什么是51年呢,我是2002年正式退休的,退休之前是班长,因为技术过硬,后来又返聘了,一直干到2009年。”
张学勤有个名副其实的外号叫“张劳模”:他曾经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持有高级技师证、曾作为厂里代表被送到日本学习……而今退休在家,张老仍关注着工厂。他说,很多工人和他一样,表示一定要现场见证大楼的最后一刻。
合力大厦旧址
将建高端商圈
合力大厦爆破后,该地块未来将如何开发?两栋老厂房目前仍然规划保留,未来又将作何用途?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一种自豪
地块用途:将打造全新商圈
2013年,蜀山区政府与合肥市土地储备中心签订了拆迁委托协议,由稻香村街道对叉车厂老厂区旧厂房进行拆除。昨天,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力大厦爆破拆除以后,也标志着叉车厂地块的拆迁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将交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净地上市。
记者了解到,该地块将整体纳入南七商圈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未来将打造高端商务区和居住区,构建商业、办公和住宅为一体的新商圈。
厂房用途:或建工人博物馆
而比较怀旧的市民,未来也有可能在此追寻往日记忆。据了解,目前在合力大厦的南边,还有两栋红砖圆顶结构的老厂房,按照目前的规划,这两栋厂房是予以保留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厂房有可能会被建成工人博物馆,展示合肥工业时代的成就和记忆。
而目前也有一些喜爱艺术的合肥市民提议,保留的厂房能否建成“合肥版”的798艺术区。尽管市民关注度很高,不过厂房最终如何利用,目前还没定论。
大楼建好后成合肥地标
张学勤向记者介绍了合力大厦建设的背景。“当时领导说要建一个15层的高楼,好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张学勤说,领导当时的决策是为了向客户和市民树立合力叉车厂品牌,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
不过,当时合力叉车厂并不是特别富裕。“1989年到1991年,这三年我们每年的产量都在1000台左右徘徊,这个产量好小啊!而叉车厂总部一共有2700多人。”张学勤说,由于产量小、负担重,当时对于领导要建大楼的决策,有些员工表示无法理解。“当时建大楼要2000多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员工私底下会有议论,但也没有明确表示反对的。”
“最终结果还是证明领导的决策是对的。后来,叉车厂的效益越来越好,大楼还成为地标性建筑。”张学勤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里,当时合肥没什么高楼,“大钟楼算一个,三孝口有一个,还有就是合力大厦了。”张老说,合力大厦成为地标性建筑,让他们员工自信心爆棚,“每个人都觉得好骄傲。”
一段回忆
当年还举办过爬楼比赛
当年54米高的建筑在合肥确实少见,合力大厦建成以后,还有很多市民专门赶来参观和拍照。
“很多市民来拍照,拍完就走了,就看个新奇,毕竟这么高的楼不多。”张学勤说,除了市民,好多客户到他们工厂也都是赞不绝口,纷纷与大楼合影留念,“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这楼很威武高大,要知道那时候对面的一些商场都只有两三层高。”
还有一件事情让张学勤老人至今记忆深刻,那就是是合力大厦的楼梯曾被当“赛道”使用过。如今,很多年轻人会选择爬楼梯减肥,可要说拿爬楼梯当比赛项目还真少见,在合力大厦里就举行过这样的赛事。
“厂里年轻人多啊,工会组织运动会,其中一项就是爬合力大厦。”张学勤说,他那时候年纪不算小了,所以没有参加,但年轻人参加了好多届,“将楼梯当做赛道,欢乐得不得了。”
本组稿件由郭俊 本报记者 项磊 徐文兵/文 王从启/图
新闻推荐
美国调查人员7月31日证实,在得克萨斯州中部城市洛克哈特坠毁的热气球曾撞到过高压电线,事故的具体原因仍有待进一步调查。参与调查这起热气球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