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报,读到了一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话是落马贪官、江苏灌南县原政法委书记汪建新说的,全话是“收个人的钱不安全,拿共产党的钱没人管”。读罢,真正理解了平日里众人所说的“大跌眼镜”之“境界”了。
汪某人为何公然挑衅公众、口放厥词?我看离不开一个“公”字。意思是“我是公家人,拿公家的钱,干你甚事?”殊不知,其口中所谓的“共产党的钱”,虽然没有明明白白写上谁的名字,却是不可侵犯的国有资产,最终都必须用在利国利民的地方,绝不是什么人可随意支取的私家银行。而所谓公家的钱,实际上是公共财政,是每一位纳税人一点一滴缴纳税收累积的。说到底,也是人民的血汗钱。身为政法委书记,汪某人竟然说出如此逆天的话,实在大谬,又怎能不让人眼镜大跌呢?
由汪某人的话,吾辈想到了唐代诗人曹邺的一首诗《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谁都知道,老鼠历来是以“小”和“怯”著称的。它们昼伏夜动,见人就跑,所以有所谓“兽之大者莫勇于虎,兽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说法。然而官仓鼠却非同一般:它们不仅“大”——“大如斗”;而且“勇”——“见人开仓亦不走”。官仓鼠何以能至于此呢?对于这一点,大家稍加思索亦不难明白:“大”,是饱食积粟的结果:“勇”,是无人去整治它们,所以见人而不遁逃。这就有如诗经里提到的“硕鼠”,不仅偷吃老百姓的黍,还偷吃了他们种的禾苗,哪能不肥不胖?
很久以来,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一直左右着众人的行为,那就是: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这种认识“经久不衰”,
进而演变成众人行事的潜规则,到单位去蹭点东西,比如拿点孩子的草稿纸,公油私用、公车私用,这些喜欢占公家便宜的人大多是小人物的作派,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实权,也没有资源,只有眼皮底下的这些蝇头小利,看着有本事的同事领导赚得盆满钵满,只好顺手牵羊,捞点小鱼小虾。对于手中掌握实权的大人物,占公家便宜的就演变成“国家的钱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大人物们不屑于小东西,他们要大的,过着“工资基本不动、烟酒基本靠送、住房基本靠贡”的生活,家里的开销都能报销,手机费、宽带费、餐饮费、洗浴费全都由公家买单。譬如云南昆明的一位女贪官在就任红十会副会长时,常利用职务之便到一家四星级酒店消费,购买的衣物、鞋子甚至连内裤都报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原副主任曹淑杰花13万元做美容,然后以会议费方式公款报销,最终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刑10年。57岁才花公款13万元做美容能不能换来漂亮的脸蛋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所作所为,暴露的却是赤裸裸的丑陋——滥用公款之丑、贪污腐败之丑、享乐奢靡之丑。
俗语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如今,反腐已不是隔墙扔石头——没有准性,而是犹如制导炸弹,精准打击。那些吃着“公家的饭又砸公家的锅”的“官仓鼠”末日不远了。
新闻推荐
志愿者教孩子们唱歌
8月13日上午,由右江区妇联和团委组织的2015年大学生返乡志愿服务活动在龙川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