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张发奎(1896—1980) 著名爱国将领及抗日名将
●陈佚生
1940年1月,第四战区从广东曲江迁到广西后,旋即投入桂南战役。在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下,战区所辖部队,相继收复南宁、龙州、钦州。随后进驻柳州,选中柳江之滨的蟠龙山麓作司令长官部驻地。
蟠龙山中段山脚西面有个岩洞,原是30年代初新桂系崛起后创建的制弹厂仓库,曾用来储藏炸药和引爆雷管。四战区进驻蟠龙山前,制弹厂已经搬到贵州,四战区便把这山洞用作军械库,里面存有几万发炮弹和几千斤炸药。军械库的库长姓何,是个中校。
1941年6月下旬,柳州阴雨连绵,山水四向奔泻,由于军械库司库人员的疏忽,雨水溢进山洞内,浸泡到库内的炸药。火药受潮后起化学反应,阵阵白烟不断从洞口冒出,但并没有引起军械库负责人何中校的重视,更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几天后,何中校察觉不对头了,才打算把炮弹搬出山洞,但为时已晚,因为洞内的温度很高,人已不能进洞!对此,何中校索性不理不顾,
张发奎知道此事后,感到事情严重,天天派人询问军械库的事,而何库长回答总是一句话:“没危险!”6月30日上午,张发奎对此事实在放心不下,便亲自去山洞察看。得知这山洞的照明设备是制弹厂时安装的,线路和开关等已经非常残旧了,遇水或遇上高温随时会发生事故。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如此高温,连人都进不去,那老化了的电线会熔化吗?先前曾有人报告何库长说有多处电线漏电发出火花,但何漠然置之,不作任何处理。张对此事也略有所闻,他把何库长叫来严肃地质问:“仓库到底有没有危险?”到了如此危急时刻,何回答还是不紧不慢地重复那三个字:“没危险!”张逼问说:“那你敢负责吗?”何库房长满不在乎地回答说:“我负责!”张以为何这样坚持是有他的根据的,就不好再追问了。
将近中午时分,四战区驻地发生一声山崩地裂的巨响,连南北两岸城区居民都明显感到脚下的地在颤动。洞里强有力的气浪,把大大小小的石块推出洞口外,当场就把经过的8名官兵炸得体无完肤,其中有一名上校军官。之后,还连续发生几次爆炸,受伤者颇众。张发奎听到爆炸声,就知道是军械库出事了,气得脸色铁青,他马上下令:“快去把军械库长给我抓来,别让他跑了!
在收拾尸骸时,因无法分清哪块骨肉属于哪个的,只能将零碎骨肉随便装进棺材。面对那些残缺的尸体,张发奎含泪发誓:“我不杀库长对不起你们啊!”
事后清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老化了的电线被高温烤熔发生短路引发爆炸,作为仓库负责人的库长,要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这个玩忽职守的库长不是等闲之辈,乃国民党军中地位仅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何应钦的侄子!如此重大事件必须报告重庆,何应钦得知此事后,担心他侄子生命不保,便玩弄权术:一方面表示从优抚恤死难官兵,一方面下令将军械库长押送重庆发落。张发奎心里明白,肇事库房长一旦解送重庆,命就保住了!在处理爆炸事件善后会议上,有人提出军械库长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侄子,不好硬顶,还是送到重庆为好。张发火了,他拍着桌子怒吼:“怎么,我的8条人命,抵不上一个库房长?”
为了表示哀悼,更有可能是为了在社会上扩大影响,制造气氛,给重庆当局施加压力,张发奎命令抬棺游街!事后将尸骨埋葬在棋盘岭上(今天山路南一巷的土丘)。
在张发奎执意坚持下,那个何库房长终于在柳州被处决了。权势通天的何应钦始终未能保住侄子的小命!
张发奎在柳州的事迹多已为人们所知,可他撤离柳州后的行踪,就少有人知道了。在此想介绍一下。1944年10月,日军入侵广西,桂林、柳州、南宁相继陷落,张率部败退宜山,后到百色。是年冬,张发奎改任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1945年5月,二方面军夺回南宁,7月攻克龙州、凭祥,进军梧州。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任广州地区受降官,他力主严惩曾任日本华南派遣军第二十三军司令兼任香港占领地总督的日酋田中久一,最后,这一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在广州被执行枪决。1946年张任国民党广州行营主任(第二年行营改行辕)。1949年1月,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兼海南建省筹备委员会主任,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到香港定居,1980年3月10日在香港病逝,终年89岁。张发奎死后叶剑英委员长致电其家属:“惊悉向华将军逝世,不胜哀悼。乡情旧谊,时所萦怀。特电致信,尚希节哀。”
张为广东始兴县人,叶帅是广东梅县人,可称大同乡。
新闻推荐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 通讯员冯德勇)1月11日晚,两名外地女子来到柳州市柳北区沙塘镇一些学校门口,装可怜专骗学生同情,多名善良的学生被骗。接到受骗学生和学校保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