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红包”飞呀飞,“甜蜜负担”伤不起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2-04 01:59   https://www.yybnet.net/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然而,这初衷本善的“礼尚往来”却日益演变为沉重的“人情债”,结婚要随礼、搬家要随礼、孩子满月要随礼、过生日要随礼……时下,名目繁多的“随礼”或“份子钱”,使得许多年轻人大感吃不消,直呼“份子钱猛于虎”。这不,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男子参加婚礼写欠条红包,结婚时收到当年欠条,让人啼笑皆非。马上就到春节了,各种“份子钱”肯定少不了,该不该随?该怎么随?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

理性对待红包,不为“甜蜜的负担”而忧虑

□陈学文(右江区)

春节家人团聚,亲朋好友汇聚,自然好事多多,红包多多。这让人又喜又愁。早年,父母、长辈们给孩子的红包(压岁钱、利是),充满着浓浓的亲情与殷殷的期待。亲朋好友送的济困红包,也饱含着深深的情意。只是后来红包的滥用,成了人们伤不起的“甜蜜的负担”。但是,只要我们心诚坦荡,理性对待,不图不贪,别人就无可厚非。俗话说,送礼是人情,不送是道理。首先要自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不要什么住新房、买新车、孩子生日、满月等大小喜事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朋,收受礼品。传统习俗是礼尚往来。人情相记,酒肉相还。到时人家有样学样,你自己能否承受得起?且红包金额会越来越高。其次不要人家大小的宴请都参加,特别是那些酒肉朋友的宴请,喝个没完没了,花钱像流水。要有自知之明,量力而行,该出手时才出手。再是切忌虚荣心,与人攀比。红包也要 精准投放,钱数合适,重在喜庆,也不一定是金钱。譬如对方是文人雅士,可送鲜花、自写的诗词、书画、工艺品等;孩子的可送书籍、学具、体育用品、玩具等。这既高雅有意义又不需花多少钱,还不让人家感到将来难还礼。

要礼尚往来,不盲目攀比  □冯学望(靖西)

家有喜事要招呼亲朋好友,人情往来乃人之常情,这种传统在中国历史悠久,值得传承。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一些随礼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有点变味了,需要理性看待。

人逢喜事,亲友在互相攀比,当事者也不甘寂寞。很多人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收到的份子钱。收得多的洋洋自得自不待说,为自己拥有富裕大方的亲戚而骄傲自豪。收的少的就产生自卑心理,同时看不起自家的亲朋好友,如此这般的攀比极易导致人们的炫富心理,还误导人们对财富的获取产生畸形的认识,影响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随礼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沿袭上千年以来,已经成了亲朋好友互相表达美好祝福、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媒介。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任何人都很难凭个人微弱之力扭转乾坤。但大多数人秉承“礼到心意到”,不攀比,这样是可以维持随礼的纯洁性的。当然,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也必不可少。

釜底抽薪才能移风易俗  □何 凡(靖西)

尽管大家都在抱怨“份子钱猛于虎”,但多数人面对“红色罚单”却无可奈何,原因有二:一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习俗使然,认为来而不往非礼也,把人情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最直接、最稳固的桥梁,所以不会拒绝别人送来的请柬;二是“圈子社会”“熟人社会”的潜规则使然,社会上拼关系之风盛行,都认为有了关系好办事,因此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往来和人情消费,便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行情见涨、重荷难卸的“份子钱”,是整个社会人际交往陷入金钱化、功利化、表层化的一个缩影,充分暴露了当下风气及社会道德之病。究竟该如何破解“份子钱”烦恼?无奈的人们“发明”了不少招数,如红包里装礼金白条、纠合多人以拼单方式降低人均支出额度、托词出国旅游或外出公干潜伏逃避等,但这些招数除了搏人一笑,并不具备推广价值。要将不堪重负的人情之山从头顶搬开,釜底抽薪之法是移风易俗,改变传统人情及其表达方式,从根本上扭转用金钱多少来表达感情亲疏、在人情消费方面跟风攀比、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否则,大家彼此为水涨船高、陷入恶性循环的人情消费而受累,唯一获利的只有酒楼饭店。为“红包”减负,首先要为负载过多的社会潜规则和人情表达减负。只有重构社会规则,打造新型社会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剥离人际交往、人情往来中的金钱交换,我们才能在温馨中毫无负担地送上祝福。

革陋习需要人人发力  □黄国顺(田阳)

的确,沉重的人情债真的让人喘不过气来,有人说人情债已经令人债台高筑,虽然这话说得有点夸张,但还是不无道理。所以我认为,“红包”这一人情债本来就是一种世俗陈规陋习,动不动就滋生出名目繁多的随礼或“份子钱”,那是一种社会不良习气,已经到了非革掉不可的地步。而要革掉这些陈规陋习、不良风气,则需要人人都付诸行动、说到做到,需要每个人都敢于向这些世俗陈规陋习说不,自觉与这些世俗陈规陋习决裂。具体地说,那些关系实在比较生疏,不该随的份子就不要去随,万万不能相互攀比、越封越厚。只要人人都不当旁观者,大家都痛下决心来付诸实际行动,集体发力,那这些世俗陈规陋习就会得到改变,整个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清新。

根据自己经济情况随礼  □岑笃良(右江区)

春节是用钱高峰期。买物品,发利是等等,都要花不少钱。入乡随俗,不随是不行的。但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行。本人觉得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来随礼合适。比如喝喜酒,别人封一两百几百或更多,但你是一个低保户,你封一二十元,人家也理解。又比如发利是钱,人家发几百或更多,但你家是困难户,你发一二十元或更少,别人也不会说你坏话。过节物品也是如此,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可以买些好菜好酒;经济条件一般的可以买些普通的菜酒。总之,不宜攀比,不宜超越自己的经济条件去随礼。

下期话题

家族年饭AA制,您怎么看?

团年饭是家人过年团聚的重要饭局,“轮流坐庄”也成为中国人请吃年饭的传统方式。1月22日,李女士二十多口人的大家族在餐馆吃完团年饭,每人从口袋里掏出100元支付各自的饭钱。结完账,一家人心情郁闷不欢而散。(《武汉晚报》2月1日)

家族年饭AA制,此事在网上也吵翻了天。支持者认为,家庭聚餐AA制的方式省时省力又省钱,何乐而不为?而反对者认为,轮流请吃年饭更符合中国人拜年的传统方式,把西方流行的AA制用在中国传统的团年饭上并不合适,让人感觉好像只认钱不认亲情。

对此,读者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的?请谈谈。

“人情紧过债”  □凌其友(平果)

老家有句俗话说:“人情(随份子钱)紧过债”。意思是说随份子比还债更重要。随份子是传统的习俗,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更体现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情义。钱没有可以再赚,情谊没有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随份子除了是礼尚往来,也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挚爱亲朋,随上一份礼物、礼金,既表达心意,也是个延续友谊、增进感情的机会。况且,人家有喜事宴请你,是冲着你是他(她)的亲人或朋友或同事(如果没有一点关系,那就另当别论),既然能成为亲人或朋友或同事就是一种缘分,份子钱得出,但随份子大可不必相互攀比,亲人、朋友、同事之间,礼金不在乎多少,按照彼此的交情,真心祝福就好。随份子时要量力而行,一要看自身的经济实力,二要看和亲人、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切不可随大流,更不能过分凸显自己。

新闻推荐

春节跟孩子一起玩游戏!

资料图  和孩子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是游戏,在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红包”飞呀飞,“甜蜜负担”伤不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