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等三部委日前就拟联合发文的《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生产经营的通知》委托相关单位召开听证会,河豚的安全性食用或将在我国解禁。中国渔业协会则公开表示,我国将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的生产经营。
我国自古就有“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佳话,现实生活中,河豚虽外形可爱,但是极具伤害性。“十几秒就可以麻痹神经,十几分钟就能要人的命”,2015年,全国公开报道的河豚中毒事件就有至少7起,河豚体内的毒素不仅足以让人丧命,而且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种毒素的解药。正是由于河豚体内存在剧烈的神经毒素,过去26年,河豚始终被排除在合法的食材之外。
业内人士透露,尽管河豚遭禁已达26年,但全国各地不少餐馆,仍或明或暗地烹饪销售这一菜肴。
“吃河豚不合法”也许即将成为历史,今年4月,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三部委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生产经营的通知》,但是对上市品种有严格规定,并非全面市场开放,同时还规定,“禁止销售野生河豚,禁止销售养殖河豚活鱼,禁止销售未经加工的养殖河豚整鱼”。在江苏扬中本地自古就有吃河豚的传统,所以在“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下,扬中市一直存在各种河豚餐厅。
中国渔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允许河豚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是有多项条件的。首先是在品种上,我国沿海常见的河豚有40多种,但只有红鳍东方豚和暗纹东方豚允许养殖生产经营,原因是这两种河豚经过多年养殖试验,毒性已经非常低,“甚至达到无毒级”。此外,生产经营企业须经审核备案,才可向市场出售经过加工的上述两种河豚。也就是说,在市场上合法流通的不能是河豚活鱼或未加工的河豚整鱼,野生河豚更是被明令禁止经营。
业内人士介绍,红鳍东方豚在黄海以北养殖量比较大,暗纹东方豚主要在江苏、广东、福建等地养殖,目前全国养殖的河豚大约在5万吨左右。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河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徐权表示,因为市场迟迟不开放,养河豚的不能卖河豚,而是出口到国外。日本、韩国很精明,知道中国不好销售,把价格压得低低的,很伤害渔民的养殖积极性。
据了解,红鳍东方豚、暗纹东方豚作为国内出口量最大的两个品种,在日本、韩国市场具有非常高的占有率,如红鳍东方豚在日本市场达到20美元/公斤。日本人把河豚做成鲜爽的刺身,不少中国食客去日本都会特意吃。而为了保证安全,日本烹饪河豚厨师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证。那么国内一旦开放河豚市场,如何保证我们食客的安全呢?
徐权认为,第一,河豚烹调师要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挂牌经营。在加工过程中,要按照控制流程来处理;第二,相关经营河豚的企业要成立专营店,不是说哪一个企业将来都可以卖。
笔者了解到,养殖河豚、加工河豚的企业,必须通过由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专家考核后,并在农业部进行备案公示,才能获得生产经营许可。
徐权表示,整个流程要可追溯。包括哪一环、哪一级,包括鱼的运输,到宰杀场,最后包装,都有追溯,这样才不会出问题。
□央
广
新闻推荐
这是一条河,一条其实很普通的河。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河,但它却时常在我的梦里流淌。这一条河,终年叮咚,几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