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颜华云
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新村是省级贫困村,目前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218人,低保户99户142人,贫困人口和低保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27.78%。为了增加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该村在完善村基础设施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产业,努力帮助村民提高收入。
建村道安防设施
保障安全出行
迎新村山高坡陡,全村道路平均坡度达到30度,村民骑摩托车下山时十分危险。“最好能把这条路的安防设施安装到位,保障大家出行安全。”迎新村村民张德军表示,这对减少交通事故非常重要。
“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为解决村民安全出行问题,迎新村村“两委”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2万元,用于修建村道安防设施,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公路两边的安防设施有一部分正在加紧建设,还有一部分正在争取省交通厅公路局的帮扶资金,以完成整个村道的安防设施建设。”省交通厅公路局下派迎新村“第一书记”文俊告诉笔者。
发展多元产业
增加村民收入
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文俊还为精准贫困户争取产业资金5万余元,帮助他们发展多元化产业,解决村里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现在,我们成立了山羊养殖、藤椒种植、茶叶种植等6大合作社,覆盖了全村54户精准贫困户。”文俊说。
位于迎新村一组的水晶湾生态畜禽养殖合作社,于今年6月建成,目前已养殖近1500只生态鸡。这个合作社是由当地21户村民合资成立的,其中覆盖5户***户,部分村民以资金的形式入股,拿不出资金的农户以土地入股。待到生态鸡出栏时,入股村民便可从中获益。“除了贫困户土地入股外,我们还以帮扶资金入股,同时优先让贫困户在合作社里务工。”文俊介绍,这样,***户土地入股有收益,务工有收入,他们的收入就增加了许多。
“我在养鸡场打工,一天80元钱,维持我的生活没问题。”***户泥柯香家中十分贫寒,丈夫因病去世以后,只剩下她一人,村“两委”便安排她到合作社里工作,保证有稳定的收入。
新闻推荐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孔博詹奕嘉以广东为源头,以安徽、河南、湖南等省为假币集散地,以省会及经济中心城市为周转地,向周边、中西部地区等扩散……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假币犯罪“09行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