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无法执行的法院禁令,只会消解司法权威

来源:淮河早报 2016-11-1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广州一位章姓男子醉酒后,不仅追打路人,还不配合警察执法,造成警察受伤、执法记录仪及个人手机等物品损坏。近日,广州市从化区法院认定章某犯妨碍公务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禁止章某在缓刑期内饮酒。这是广州从化法院首次发出“禁酒令”。

法院向被告人下达禁止令,是有法律依据的。刑法及相关法规规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而“情节严重”主要是指三次以上违反禁止令。因此原则上说,广州从化区法院的上述判决于法有据。

但是,这一判决仍然引发了网民的大面积吐槽。大多数质疑意见的主要理由是,禁止饮酒无法监督,咋执行?总不能派警察24小时跟着那个章某吧?这禁令简直堪比罚酒三杯,可以上娱乐版了。至于对某一个特定的人禁酒是否合法,一年后他是不是就可以“合法”酗酒了,倒没人深究。

不过,网民担心该禁令难执行倒是颇有其理。禁止令是一种配合刑罚起辅助预防作用的强制性约束措施,强制性显然是其最大特点。一个没法执行,或者说执行难度太大的法庭禁止令,它的正面效果肯定低于负面影响,因为没法执行的判决必将沦为废纸一张,后果之一是削弱司法的权威。

法院向当事人下达禁止实施某种行为的指令,这是一种国际惯例。在国外,禁止令一般针对家庭暴力和邻里纠纷等轻微刑事和民事案件,比如禁止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联系、禁止其出入家庭住所、禁止其将子女带离某地等,主要用来确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制止邻居间的恶性纠纷。这些禁止令都有一个共性即可执行性,一旦违反很容易受处罚。

从化区法院禁止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饮酒,却很难执行到位。饮酒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私密活动。他在家里喝,既无人监督,又没法取证。即便是在餐馆那样的公共场合喝酒,也同样没辙,毕竟法庭不可能给他戴个紧箍,还要在上面大字书写判决内容,留下举报电话。这样的禁止令,真还不如不发出。

或许有人会说,国外也有不少奇葩判决。比如2012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47岁的乔瑟夫·布雷因轻微家庭暴力被控,法官约翰·赫尔利一心想让夫妻俩和解,于是裁决“布雷必须到某个地方买一些花,然后必须回家接他的妻子,打扮好,然后带她去红龙虾餐厅,之后他们必须去打保龄球”。这裁决很明显是可以执行的,而且执行过程还相当温馨;再说,该案也够不上刑事处罚,法官与其说是在判决,不如说是在调解。

英美国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那是由其特有的法律文化和宗教文化传统所决定的,因此他们偶尔来点“奇葩判决”并不违规逾矩。但中国是个制定法国家,法庭的一切判决(裁决)都要实质上于法有据。这个法,不但指具体的法条,也包括法理。一切判决都要可操作,这是最基本的法理之一。否则,法律文书必然会变成“一张轻飘飘的纸”。

朱达志 据《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台当局急欲进口日本核灾地区食品引发岛内“闹翻天”

新华社台北专电(记者赵博李凯)上台即将届满半年,民进党施政满意度始终不如人意,最近又因企图开放进口日本核灾地区食品“踢到铁板”,引来岛内骂声一片。2011年日本大地震期间发生福岛核泄漏事件。当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无法执行的法院禁令,只会消解司法权威)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