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半年多以来,尚未有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保护令能否挡住家暴?

来源:今日周村 2016-11-14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栋  通讯员  孙娜

曾经家暴对许多当事人是件羞于启齿的事,随着今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暴不再是“家务事”,而是从“家庭私事”变成了社会问题,既关系到家庭成员的人身权益、家庭和谐,也影响到社会的文明与稳定。那么,《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半年多以来,社会效果如何,有没有人真正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反家庭暴力法》的一大亮点就是设立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即当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面临家庭暴力的状况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应该受理。可以说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是申请人的“护身符”,是对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者的“紧箍咒”,也是处理家庭暴力案件的一大“法宝”。然而面对如此有力的法宝,记者却了解到,我区市民在遭遇家暴后尚未有人向法院申请使用保护令维护自身权益,区法院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我区尚未开出第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尽管尚未有人申请使用人身保护令,但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如今人们反家暴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今年1—10月份,区妇联共接到22件家暴信访案件,其中3—10月份共达20件之多,与2015年全年共接收16件家暴信访案件的数量相比,明显上升。

市民刘女士已经结婚多年,但丈夫脾气暴躁,时常对自己有家暴行为。由于顾及孩子年少,虽然时常会有离婚念头,但最终为了孩子还是忍了下来。然而长此以往,孩子竟因此患病了,据刘女士反映,孩子患病也与丈夫长期对孩子施暴,还有孩子目睹丈夫的家暴行为有关。自从孩子患病后,丈夫对自己和孩子的家暴的行为就少了,然而,言语辱骂、恐吓却仍然时有发生。面对这样的生活,刘女士再也无法忍受,虽然《反家庭暴力法》关于人身保护令的规定恰逢其时,但此时人身保护于她和孩子而言,已经远远不够,她更需要离婚,重新开启一片属于自己和孩子的自由天地。

虽然《反家庭暴力法》中有关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设置,确为家暴受害者提供了更周全的保护,但为什么实施半年多以来没有人申请使用呢?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一面是许多市民对于《反家庭暴力法》及其相关规定缺乏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则是许多家暴受害者对于家暴依旧讳莫如深、难于启齿,而真的到了需要诉至公堂时,基本就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程度,而此时对簿公堂的目的已经不再是简单寻求人身保护,而是寻求新的生活。

家庭暴力使受害者身体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很容易导致婚姻的破裂和家庭的离散。有的受害者在忍气吞声、长期遭受暴力的扭曲心态下,报复杀人,酿成恶性事件。经常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并且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大大增加使用暴力的可能性。至于产生家暴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除了施暴者的精神或心理障碍的诱因外,还有婚姻道德观念的错位、“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作祟以及婚前缺乏了解等因素;而受害者对家庭暴力更多抱有的心理误区就是家丑不可外扬。区妇联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为避免和减少家暴行为的发生,夫妻双方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更要注意夫妻间的沟通方式,尽量减少正面激烈冲突,以免进一步升级为肢体冲突。更为重要的是,结婚之前,男女双方要多多接触,对彼此的性情和脾气增进了解,为日后的婚姻生活寻求共同的感情基础。

新闻推荐

女子谎称央企招聘诈骗1500余万元

谎称央企招聘,诈骗余名亲友,数额达万元。日前,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以帮助介绍工作为名诈骗上千万元的一审案件,法院判决被告李某无期徒刑。年起,李某对外谎称自己在某央企人事部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半年多以来,尚未有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保护令能否挡住家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