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他和工友们每天都带着馒头、水壶早出晚归,工作在秦岭腹地平河梁盘山公路养护一线。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他曾徒手接住坠向雷管炸药的滚石,自己却失去一截手指。年来,他救助过的遇险人员有百余名,被亲切称作大山深处的“护路神”。他叫李德现,是陕西安康公路局宁陕公路段新路道班班长,年9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德现所在的新路道班负责养护的公里公路,四面环山,方圆十几公里无人居住。这里气候恶劣、空气潮湿,水和电都要靠自己解决,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其艰苦。“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顶烈日,冬冒严寒”是养路工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李德现年来的亲身体验。他经常带领全班工人头顶酷暑,脚踩热浪在路面上刨油包、修坑槽,一天下来两手起血泡,浑身都快散了架。他身上穿的工作服不知道被汗水浸透了多少次,等吹干时都起了盐硝。
年7月,李德现养护的路段严重塌方,在清理塌方的炸药雷管都装好后,他突然发现山上有石头正在滚落下来。情急之中,他冲上前去,用手拼命托住石头。就是因为他这一托,石头才未砸向炸药和雷管。一场事故避免了,周围滞留的车辆和人员安全了,而他的右手拇指却被砸掉了一截,落下了永久的残疾。
公路虽然偏远,可是路上发生的事故并不少。帮助来来往往的受困司机,已经成为李德现的一种习惯。年来,他帮助过的司乘人员多达百余名。往返于国道上的老司机们,都亲切地称呼李德现“胖大哥”。
·本报记者 束芳·
网 友 点 评
网友@第三方:#好人#之最敬业:人生路漫漫,一辈子能踏实干好一件事情着实不易。李德现在秦岭深处待了大半辈子,他以路为业、以班为家,与寂寞为友、与艰苦作伴,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尽到了一名道路养护工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在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下,督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韩冰一行首先来到中科大物质科学科研楼施工现场,了解安全教育体验馆工程建设有关情况。在检查完百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