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华 袁桂林 本报记者 左杉
“这叫雅南猪,是洪雅本地的一个品种,肉质很香,能卖到40块钱一斤。”2月15日,在洪雅县余坪镇金星村,村民周启松正打算把车上的雅南猪送到眉山去卖。2013年,周启松承包了一座山,与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飘香居生态养殖合作社,养殖包括雅南猪在内的生态农产品,短短几年内便在行业内树起了口碑。
近年来,洪雅县立足本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合理规划有机农产品布局,对有机产品的发展无论从政策支撑到资金投入,还是从种养标准到监管体制都做了大量工作。目前,该县11家企业25个产品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涉及茶叶、牛乳、雅南猪、水稻、油菜籽五大类,有机产品认证面积达到637公顷。
流转土地 合理规划示范基地
记者走进飘香居生态养殖合作社,一股豆粉香扑鼻而来,原来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制作猪食。“我们的猪、鸡、鹅全都是自繁自养,从小到大都只吃本地的豆子和玉米。而且每天要把它们赶到山上去活动筋骨,调整肉质的肥瘦比例。”周启松一边打开一袋玉米,一边介绍,“尽管这样的养殖方法会让它们生长缓慢,但是品质没得说,价格偏高也供不应求。”得益于周启松长期的坚持和品质的保证,合作社的生态农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其实,飘香居生态养殖合作社只是洪雅县打造有机农业的一个示例。为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洪雅县沿总岗山、玉屏山、八面山、宝子山一线,依托雅玉露、雅自天成、屏羌等有机茶基地,流转土地,规划有机茶生产基地25000亩;在中保镇、三宝镇、瓦屋山镇、高庙镇规划建设有机蔬菜基地5000亩;在中保镇、洪川镇建有机藤椒生产基地3000亩,在中保镇、东岳镇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2000亩。
规范标准 大力提升产品品质
有机种植离不开科学种植环节。“以往的有机种植,片区小,技术不统一,种植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差别也很大。”洪雅县农业局负责人介绍。为统一技术标准,2013年洪雅县托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 《洪雅县有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规划相继出台了 《洪雅县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洪雅县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种植业)管理办法》《洪雅县有机农产品产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园区搭平台,大力实施有机产业支撑能力工程建设。该县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有机产业扶持资金,整合9000余万元各类项目资金,确保有机农业产业链系统工程高效运行。
为加快畜禽粪便、稻田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推动有机产品种养系统清洁化、有机化,洪雅县突破技术难题,积极探索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制定出台了《洪雅县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洪雅县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建成了2座沼气集中供气站、1个自动化沼液前置处理中心、15万米输送管道、12口存贮池共计2.5万立方米,建成了3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与此同时,洪雅还就如何提升产品品质进行了探索,打造了农业标准、质量监测、综合服务、综合巡查执法和案件查处“五位一体”质量安全监管服务体系。近3年,该县未发生有机产品认证质量问题和重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有机产品成品监督检验抽查合格率100%。
“2017年1月,洪雅县正式跻身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这既是洪雅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洪雅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不二选择。”洪雅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而此次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成功创建,必将会促进洪雅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最终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新闻推荐
新春佳节刚刚结束,西方传统节日情人节又将来临。在与爱人相伴的时间里,若是能有一辆爱车护驾左右,穿梭在城市的车流中,到达浪漫的约会地点,必将会绽放出不一样的璀璨烟火。而拥有法式设计,浪漫情怀的东...